现代人几乎都有过头痛的经历,但不同原因引起的头痛,表现和应对方法差别很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常见头痛的特点、应对要点,帮大家科学认识头痛,避免走弯路。
鼻窦炎性头痛:前额/脸颊钝痛,低头更厉害
鼻窦黏膜发炎堵了窦口,是这种头痛的主要原因。典型表现是前额或者脸颊一直隐隐作痛,低头、弯腰等体位变化时疼得更明显,还会伴随黄绿色脓鼻涕、鼻塞,脸上按压时会有痛感。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大多是感冒后引发的,需要结合鼻内镜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偏头痛:一边脑袋跳着疼,怕光怕吵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是单侧脑袋一跳一跳地疼,常伴有恶心、怕光、怕吵,部分患者发作前会有视觉先兆(比如看到闪光、暗点)。根据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至少要发作5次以上典型症状才能确诊。预防性治疗需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颅内感染头痛:剧烈持续疼,发烧要警惕
脑膜炎、脑炎这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头痛,通常剧烈且持续。典型表现是发烧加上头痛越来越重,还会有脖子发硬、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急诊需要做脑脊液检查,结果多显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
吃止痛药的注意事项:别乱服,别过量
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类)是缓解急性头痛的常用药,但要注意安全:
- 布洛芬可能刺激胃,最好饭后吃;
- 对乙酰氨基酚一天总用量别超过4克,避免伤肝;
- 连续吃别超过5天,防止变成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用阿司匹林;
- 肾功能不全的人要慎用这类药。
这些情况必须立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马上找医生:
-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者原来的头痛性质改变(比如疼的位置、程度和以前不一样);
- 伴随发烧、呕吐、看东西不清楚、手脚发麻等症状;
- 头痛超过3天(72小时)还没好;
- 50岁之后第一次出现持续性头痛;
- 头痛时脖子发硬或意识模糊。
做什么检查?听医生安排
- 第一次头痛或40岁后新发头痛,建议做头颅MRI;
- 怀疑颅内感染,要做增强MRI和脑脊液检查;
- 诊断鼻窦炎需做鼻窦CT,看窦口堵得有多厉害。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入手
- 环境调节: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保持鼻腔湿润,房间温湿度要合适;
- 规律作息:每天睡7-8小时,别过度疲劳;
- 适度运动:每周3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
- 饮食管理:记头痛日记,找出诱发食物(比如巧克力、奶酪、酒精)。
治头痛的关键是找对原因——比如鼻窦炎要联合抗生素和洗鼻子,颅内感染必须住院抗感染。所有治疗都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长期吃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耽误治疗。记住:头痛不是小问题,科学应对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