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对儿童甲肝的了解不够全面。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炎,孩子得甲肝的表现有其特殊之处——从流行病学数据看,3-6岁学龄前儿童是最易感染的人群。下面结合最新临床研究,系统讲讲儿童甲肝的识别、预防和家庭防护要点。
儿童甲肝的典型症状,要早发现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组合症状,建议及时去查肝功能和HAV-IgM抗体:
- 总是没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比如以前能跑能跳,现在没一会儿就累,休息后也缓解不了,82%的患儿会有这种情况。
- 肠胃不舒服:排斥油腻食物,75%的孩子发病初期会明显没胃口,要注意和普通肠胃炎区分开。
- 黄疸有特点:白眼珠慢慢变黄(渐进性发展),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吃胡萝卜等导致的皮肤黄不一样——皮肤黄但手心不会黄。
- 大小便变化:尿像浓茶一样深黄,大便变浅甚至灰白色,65%的孩子在黄疸出现前3-5天就会有这种情况。
- 皮肤痒伴皮疹:不是过敏引起的皮疹,还很痒,用普通抗过敏药没效果,发生率约30%。
- 发烧别误判:体温常超过38℃,伴有寒战、肝区(肚子右边)隐痛,约40%的孩子初期会被当成感冒。
疫苗接种是预防核心,这些细节要注意
打疫苗是预防儿童甲肝最有效的办法,关键要点要记牢: 接种时机:基础针建议12个月大时打,6个月以上孩子接种后,98%能产生抗体;加强针推荐18个月大时打,完成全程免疫后,多数孩子的抗体能维持10年以上。 疫苗类型: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打1次就能产生免疫力,灭活疫苗需要打2次。研究显示,先用灭活疫苗做基础免疫、再用减毒活疫苗加强的混合方案,抗体水平能提高40%。 注意事项:约5%的孩子会出现低热或打针部位红肿,一般48小时内自行消退;有惊厥史或免疫力异常的孩子,建议选灭活疫苗;打完疫苗要适量喝水,避免剧烈运动。
家庭防护做到位,避免传染
- 饮食要干净:家里实行分餐制,贝类等水产品一定要彻底煮熟;生的蔬菜、水果用流动水冲干净,常规冲洗能去掉90%的表面污染物。
- 好好洗手:用七步洗手法,重点洗指甲缝等隐蔽部位,用肥皂洗30秒能有效清除病毒。
- 环境常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定期给玩具、餐具消毒;甲肝病毒怕热,56℃以上高温煮30分钟就能杀死。
- 密切接触者要观察:和甲肝患者接触过的孩子,要观察45天(甲肝最长潜伏期),出现症状及时查HAV-IgM抗体。
- 营养要跟上:多吃鸡蛋、鱼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比如橙子、猕猴桃),帮助肝细胞修复。
甲肝是自限性疾病,多数孩子经规范支持治疗,2-3个月就能康复。2023年WHO临床指南强调,治疗重点是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健康,别用没证实有效的药物。只要早识别症状、规范接种疫苗、做好家庭防护,就能有效控制甲肝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