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咽喉每天要过滤大约1万升空气,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可一旦这道防线被病毒、细菌或者环境里的刺激物侵袭,就可能引发咽炎——这种病在耳鼻喉科门诊占了三成以上,我国成人慢性咽炎患病率达17.9%,还越来越年轻化。
两类咽炎的不同特点
急性咽炎来得快,70%-80%是病毒(比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通常在病毒之后出现,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天气变化大的时节(冬春、秋冬交替),发病率是平时的3倍。慢性咽炎是持续的炎症反应,抽烟的人患病风险比不抽的高4.2倍(2022年研究数据);PM2.5每上升10μg/m³,发病率就增加8%;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中,约65%会有慢性咽部不舒服的症状。
喉咙异常的6个信号要留意
如果喉咙出现这6种情况,别忽视:1. 总觉得干痒,像有小虫子爬或者刺痒的感觉;2. 吃干的食物时,吞咽痛感更明显;3. 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卡着,但其实不影响吃饭;4. 清嗓子太频繁,每小时超过5次;5. 早上起来能咳出黄白色的黏痰;6. 声音变哑或者破音,而且持续不好。
缓解与就医的关键点
基础护理先做好: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每天喝够1500ml以上的水,温盐水是不错的选择;用37℃左右的温水每天漱4-6次口,清洁喉咙。
症状轻时这样缓解:可以含服清咽含片(遵循说明书使用,不要长期依赖);用温和的漱口液漱口;或者用含薄荷脑的生理盐水喷雾喷喉咙,缓解干痒。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声音哑了超过2周还没改善;吞咽困难影响正常吃饭;颈部淋巴结肿大,按的时候疼;持续高烧(体温超过38.5℃)。
日常预防的5个核心方法
- 环境防护:空气质量差时戴N95标准的防护口罩;2. 饮食调整:多吃梨、蜂蜜、百合等润喉的食物;3. 职业保护:教师、销售等用嗓多的人,尽量用扩音设备减少喉咙负担;4. 习惯改良:戒烟戒酒,别用含酒精的漱口水;5. 睡眠管理:晚上睡觉把床头抬高15厘米,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喉咙。
前沿研究带来的新提示
最新研究有几个有用的发现:含有益生菌的含片能让慢性咽炎的复发率降低28%;低能量激光治疗对喉咙黏膜的修复有帮助;长期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可能会加重黏膜损伤。
特殊人群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出现咽部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小朋友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的情况,要及时去急诊科。
咽炎是很常见的喉咙问题,但只要早发现信号、做好日常护理,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不要拖延,避免问题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