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每天要过滤大约1万升空气,帮我们挡住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过,秋冬干燥、室内PM2.5超标、不良生活习惯等,都容易引发咽喉问题——比如环境湿度低于30%时,咽喉黏膜上的纤毛摆动会变慢,没法有效清洁异物,所以秋冬是咽喉炎高发期;有研究发现,室内PM2.5每多10微克/立方米,咽喉不舒服的概率就会上升12%。平时可以用带HEPA滤网的加湿器,把湿度保持在45%-60%之间,对咽喉更友好。
现代生活里,不少习惯都在悄悄伤喉咙:长期看手机、电脑的蓝光会减少唾液分泌,喉咙容易干;吃太咸、太辣的重口味食物,会反复刺激咽喉黏膜,引起慢性炎症;长时间戴口罩会让口鼻周围又闷又潮,影响咽喉状态。还要注意,长期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会打乱咽喉的菌群平衡,反而更容易感染。
饮食上要注意这几点:每天喝够1500毫升温水,早上空腹喝200毫升能帮黏膜修复;可以适量吃梨、银耳这类润喉的食物,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量;深海鱼里的Omega-3脂肪酸能帮黏膜修复,每天吃50克左右就行。吃饭要规律,两餐间隔至少2小时,别吃太饱,不然容易胃食管反流刺激喉咙;吃完别马上躺,站或坐30分钟再动。
环境方面可以这样调整:空调出风口放条湿毛巾,能提升周围湿度;做饭时开油烟净化器,能过滤95%的PM2.5;睡觉侧着睡,能减少胃酸反流到喉咙;加湿器的水箱要定期洗,不然容易长军团菌;出门戴N95口罩的话,里面垫一层医用纱布,能减少呼出来的水汽凝结。
出现咽喉不适要分情况处理:如果每天咳嗽不到5次,先自己护理,要是7天还没好就要注意;如果咳嗽影响睡觉或说话,3天没好转就要去看医生;要是吞东西疼或者发烧,得马上就医,排除急性感染。另外,声音哑超过2周一定要去查,怕有声带问题。
对于老师、主播这类经常用嗓的人,科学发声很重要:连续用嗓子别超过40分钟,休息的时候可以做“无声深呼吸”;重要场合发言前喝200毫升温水,比吃润喉糖更能润声带;用腹式发声法能减少声带60%的压力,有研究说专业用嗓的人练过发声技巧后,咽喉炎复发率能降43%。
长期戴口罩容易嘴干,建议每4小时摘下来做会儿锻炼:张开口深呼吸10次,同时放松脖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话,里面垫一层吸水的无纺布,会舒服点。这样能保持咽喉的环境稳定,减少慢性炎症的可能。
总之,咽喉健康要从生活细节入手,比如保持环境湿度、注意饮食、正确用嗓、处理好口罩问题,出现不适及时应对,才能减少咽喉炎的麻烦,让咽喉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