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直径小于2.5厘米的小物件很容易引发气道梗阻,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可能碰到——儿童常因为坚果、小玩具零件、纽扣电池这类东西呛到,大人多是吃饭时误吸鱼刺,或是工作中吸入金属碎渣。尤其要警惕纽扣电池,它要是进了气道会引发化学灼伤,必须赶紧处理。
发生气道梗阻时,最关键的是及时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握拳用拇指侧对着肚脐和胸骨下端之间的位置,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往内上方用力冲击。要是碰到怀孕晚期或比较胖的人,得改用胸部冲击法;如果自己呛到没法求助,可以用上腹部抵住椅背或桌角,用力冲击自救。
给小宝宝急救得用特殊手法:把婴儿脸朝下趴在大人手臂上,让他的头比胸部低,用掌根拍后背的肩胛区5次,接着翻过来用手指按胸部。老年人咽喉反射弱,吃饭时一定要坐直、慢慢嚼碎食物;戴假牙的要注意假牙有没有固定好,避免松动滑进气道。
如果异物卡进气道,现代医学有分层治疗方法:门诊就能处理的情况,是用纤维支气管镜在局部麻醉下取出能活动的异物;要是异物卡得比较紧,就得做日间手术,用硬质支气管镜取,当天就能回家;万一出现窒息,或者异物可能戳穿气道,得立刻做急诊开胸手术。
做完手术要做雾化,用生理盐水加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饮食得从粥、汤这类流质慢慢过渡到普通食物,别吃辣的、烫的等刺激性东西。
预防气道梗阻其实很简单:给孩子用带防噎设计的餐具,坚果磨成糊再吃;家里要定期学急救知识,万一碰到情况能及时处理。
还要会判断梗阻严不严重——轻度梗阻的人能用力咳嗽、有呼吸声,让他自己试着咳出来就行;中度梗阻会出现咳嗽变弱、喉咙发出响声、嘴唇发紫的情况,得马上急救;重度梗阻的人说不出话、没反应,要立刻打120,同时一直做心肺复苏。
气道梗阻看着常见,可处理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不管是照顾孩子还是老人,日常都要避开小物件、吃饭慢一点,更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这些小知识,关键时候能救自己或家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