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都是常见的咽喉问题,但很多人分不清。其实从解剖位置、症状到应对方法,两者有不少差别,今天就帮大家理清楚。
一、解剖位置不一样,病的情况也不同
咽部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肌肉黏膜管道,分鼻咽、口咽、喉咽三个部分;喉部在气管上面,既能呼吸又能发声。如果炎症只在咽部的黏膜层,就是慢性咽炎;要是连累到声带这些喉部组织,就是慢性咽喉炎。位置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
二、症状有差别,能自己先分辨
慢性咽炎最典型的是“三个感觉”: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像含了团棉絮;吞咽时有点烧得慌;还有一阵一阵的咽痒,忍不住干咳。慢性咽喉炎除了这些,还多了两个特点:早上起来声音哑(因为声带肿了),还有刺激性咳嗽(喉咙里的分泌物攒着没排出来)。两种病都有人爱清嗓子,但咽喉炎的人因为声带受伤,清嗓子的次数会更多。
三、诱因有共性,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两种病的共同诱因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胃食管反流、过敏性鼻炎。但咽喉炎更受职业影响,比如需要长时间说话的人,得这个病的概率更高。还有研究说,长期戴口罩养成用嘴呼吸的习惯,可能会改变咽部的小环境,成为新的诱因。
四、出现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
如果有以下变化,一定要及时就医:声音哑超过10天还不好;吞咽越来越费劲;呼吸时声音不对(比如呼哧呼哧的)。这时候要做电子喉镜检查,能清楚看到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这些结构问题。按临床指南,40岁以上的人第一次确诊时,最好常规做个喉镜筛查。
五、治疗分阶梯,基础护理要做好
基础治疗得做到这些:用生理盐水雾化,每天2次;别吃太烫的东西(超过60℃会加重黏膜损伤);调整睡觉姿势,把床头抬高15厘米,减少胃酸反流到喉咙里。咽喉炎的人还要练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用嗓能大大减少声带受伤的可能。现在有个新的治疗方法叫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清除病变组织,还能保留正常结构,比传统手术恢复得快。
六、中医调理要对症,别乱试
中药含片得选对:咽干厉害的选养阴生津的(比如含麦冬的),咽痒明显的用能祛风止痒的(比如含薄荷脑的)。针灸会选廉泉、天突这些穴位,每周扎3次,能改善喉咙局部的血液循环。中药雾化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不然有些挥发油成分可能会引起气道痉挛。
七、环境要管好,减少刺激
办公室里要注意:用加湿器把湿度保持在45%-65%;调整显示器高度,减少脖子的压迫;每工作45分钟,就安静休息5分钟。家里别用香薰蜡烛这类有挥发性的刺激物,柑橘味的香精可能会让症状更严重。
八、饮食吃对了,能帮着恢复
每天适量吃点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菠菜);锌元素每天补6-8毫克(像牡蛎、坚果里有);还有ω-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里多),也可以适量补点。别喝超过55℃的热饮;含糖饮料要少喝,因为高糖环境会让有害细菌更容易在喉咙里扎根。
九、运动选对了,能预防复发
可以做这三类运动: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组,每组10次;颈部肌肉拉伸,前屈后伸各保持15秒;有氧运动选游泳,但要避开氯气太多的泳池。运动的时候可以戴专用的呼吸阀,能过滤掉大部分空气里的污染物。
十、做好预防,减少复发
可以建个症状日记:每天记一记喉咙异物感持续多久、声音有没有变化、吃了什么东西会加重。还能用手机APP监测发声质量,要是参数不对,就提示你去医院。定期查过敏原,根据结果调整环境里的刺激物。
总的来说,慢性咽炎和慢性咽喉炎虽然都是咽喉问题,但从症状到治疗都有差别。只要分清情况,做好日常护理、对症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平时多注意环境、饮食和用嗓习惯,就能让喉咙更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