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发低热,大概率是得了急性肠胃炎。它主要由病毒(比如诺如病毒)、细菌(比如沙门氏菌)或寄生虫引起,有研究显示超70%的急性肠胃炎是病毒性的,盲目用抗生素反而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
家庭护理的黄金48小时
科学补水方案
很多人觉得“多喝水就行”,但更科学的是“少量多次”补液:每10分钟小口喝一点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稀释后可辅助用,但别喝含咖啡因的饮品。
渐进式饮食恢复
发病初期先别吃固体食物,症状缓解后试试“BRAT”原则——香蕉靠果胶吸附毒素,米饭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黏膜,苹果泥补钾,烤吐司是好消化的碳水。
物理降温规范
体温没超38.5℃不用吃退烧药,可用温水敷:拿32℃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裹住冰袋,轮流敷额头和腋下。千万别用酒精擦,容易引发寒战。
药物使用的三大原则
- 抗生素应用指征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用,得满足“白细胞高+大便有黏液脓血”两个条件才能用。按临床指南,怀疑细菌感染时要先留大便标本再用药。 - 止泻药物规范
蒙脱石散要在腹泻后1小时吃,每袋用300ml温水冲开。它靠吸附病毒起作用,但别冲太浓,不然可能伤胃黏膜。 - 益生菌使用技巧
双歧杆菌这类活菌益生菌要和抗生素隔开2小时以上吃。研究说低温能提高存活率,所以要冷藏保存,别用热水冲。
症状监测分级标准
黄色预警(48小时内就医):
- 腹泻次数比之前多一倍
- 出现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
- 一直腹胀,没屁也没大便
红色警报(立即急诊):
- 呕吐物是黄绿色(胆汁样)或咖啡色
- 血压低于90mmHg且心跳超100次/分
- 意识模糊,或烧到39℃以上一直不退
肠道功能恢复方案
肠道修复分三阶段:
- 急性期(1-3天):吃流质食物配合益生菌,比如米汤、藕粉这类易吸收的
- 恢复期(4-7天):加低纤维半流质,像南瓜粥、山药羹
- 重建期(2-3周):慢慢吃含益生元的发酵食物,比如酸奶、豆豉
有研究证实,吃点含低聚果糖(FOS)的食物能帮肠道菌群恢复更快,但要注意别喝太多奶,避免乳糖不耐受导致症状反复。
总的来说,急性肠胃炎虽常见,但护理和恢复得讲科学——补水要对、饮食要慢、用药要慎、监测症状别大意,才能让肠道慢慢养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