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高热惊厥、老人患肺炎,流感到底咋应对?

国内资讯 / 疾病科普责任编辑:玄同非鱼​2025-10-28 11:05:01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90字
流感是一种传播性强的传染病,易引发高热惊厥和肺炎等并发症。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症状识别及应对措施,采取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可有效防控流感。
流感高热惊厥肺炎传播途径症状识别抗病毒药物疫苗接种日常防护易感人群并发症物理降温家庭护理三层防护法健康管理流感监测
小朋友高热惊厥、老人患肺炎,流感到底咋应对?

秋冬季节,流感这个“不速之客”又开始频繁光顾了。它可是一种传播性很强的传染病,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里的数据显示,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不一样,要是误判了,很可能会耽误治疗。就像前段时间有个小朋友,因为把流感当成普通感冒,结果高热惊厥,可把家长吓坏了;还有位老人,感染流感后引发了肺炎,住院好长时间才康复。所以,咱们可得重视起来!

流感是怎么作妖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病毒特性与传播链解析: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目前在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H3N2亚型及乙型Victoria系。它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及接触传播。比如,一个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就会随着飞沫飘散在空气中,被周围的人吸入就可能感染;要是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用手触摸口鼻,也会中招。而且,流感病毒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像家庭、学校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就成了它的“温床”。
  • 潜伏期与传染期管理: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1 - 4天,在这个阶段,患者虽然还没有症状,但已经具有传染性了。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排毒时间可能会超过1周。所以,一旦怀疑自己感染了流感,即使还没出现症状,也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隐性传播。
  • 易感人群风险分层:不同人群感染流感后发展成重症的概率也不一样。5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都是高危人群。根据诊疗方案的数据,这些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评估评估自己的风险等级。

如何识别流感症状?又该怎么应对?

  • 典型症状分级与预警信号:流感的典型症状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状等。不过,不同人群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老年人则可能只是低烧,但精神萎靡。下面给大家列个表格,看看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警示指标 具体表现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费力
    持续胸痛 胸部疼痛持续不缓解
    意识模糊 精神恍惚、反应迟钝
  • 抗病毒药物黄金窗口期:治疗流感,抗病毒药物很关键。像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药物,一定要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才最好。不过,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除了西药,中医也有不少办法。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银翘散、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在不同的适用场景下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 并发症预防与家庭护理要点:如果发烧了,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湿毛巾敷额头;要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咳嗽、喘息的话,可以试试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是流感的“帮凶”,如果出现胸痛加剧、心悸等早期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建议大家建立一个症状监测日志,记录每天的症状变化。

怎样预防流感?日常该如何管理?

  • 疫苗接种优先级与误区澄清:6月龄以上的人群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有人会问:“去年接种了,今年还需要补种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流感病毒会不断变异,每年的疫苗株也会有所不同。还有人担心“疫苗致病”,其实,疫苗的成分是很安全的。不同的疫苗株覆盖范围也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 环境与行为防控双轨制: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三层防护法”。首先,要选对口罩,按照标准佩戴;其次,要学会7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最后,居家每天要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家庭消毒也很重要,可以用1:100稀释的次氯酸钠溶液,重点清洁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
  • 个性化健康管理模板:在饮食方面,高热期可以选择一些流质食物,比如米汤、果汁;恢复期要多补充蛋白质,像鸡蛋、牛奶。作息上,每天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中午最好再午休30分钟。中医的“扶正祛邪”理念也很不错,比如用艾叶熏蒸、穴位按摩等方法,也能起到辅助预防的作用。 防控流感要遵循“早识别、早干预、早预防”的三早原则。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要协同起来,大家不妨建立一个家庭健康档案,定期记录体温、症状变化,这样就医时也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同时,要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流感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秋冬!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