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好了,可喉咙还是吞东西疼?这种挥之不去的咽部不舒服,可能和扁桃体“闹脾气”有关。扁桃体是我们呼吸道的“免疫小卫士”,感冒后容易跟着发炎。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原因和怎么正确应对。
扁桃体为啥会在感冒后发炎?
扁桃体表面有20-30个小凹陷(叫隐窝),本来是免疫细胞“站岗”的地方,但也容易藏细菌病毒。感冒时,鼻病毒、冠状病毒这些病原体可能顺着呼吸道跑到扁桃体隐窝里。研究发现,感冒后唾液里帮忙杀菌的溶菌酶活性会下降40%左右,免疫防线弱了,就给细菌病毒“钻空子”的机会。要是再抽烟喝酒、熬夜累着,局部免疫功能乱了,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这些本来“安分”的细菌就会搞事,引发急性炎症。而且成年人扁桃体发炎常不按“常规出牌”,有的一开始就有点喉咙异物感,可48小时内就会突然加重。
怎么看出扁桃体在“闹脾气”?
喉咙疼超过5天还不好,就得警惕了。疼起来像针扎或火烧,有时还会串到耳朵里。典型的表现是扁桃体又红又肿,隐窝里有黄脓,下巴两边的淋巴结也会肿起来。大概三分之一的人会“偷偷加重”——一开始症状轻,可没几天就发烧更厉害,甚至张不开嘴。建议每天记记症状:体温有没有高,吞东西有多疼,脖子有没有肿包。要是一直高烧超过38.5℃,或者呼吸变快变急,得赶紧去医院。
正确应对扁桃体发炎的三个关键
- 局部护理:冲掉细菌
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漱口冲喉咙,能把隐窝里的细菌、脓痰冲出来。研究说每天漱4次,能明显减少局部的细菌数量。家里也可以自己调温盐水——240毫升温水加1/4茶匙盐,轻轻含漱,别太用力呛着。 - 免疫调节:睡好、吃对
睡够觉比啥都重要,深度睡眠时,黏膜里的保护蛋白(分泌型IgA)会多27%左右,帮着修复免疫防线。吃饭要多吃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比如橙子、猕猴桃、鲜枣,但每天吃的量别超过1000毫克,过量反而不好。 - 药物治疗:听医生的话
如果确诊是细菌感染,一定要按医生要求用抗菌药,不能症状刚缓解就停药。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得让医生换其他方案,千万别自己乱试药。所有药物都得医生评估后再用,别自己瞎买。
这些误区别踩!
- 误区1:症状好点就停药
没吃完疗程容易让细菌变“耐药”,下次再发炎更难治,复发风险会翻倍。 - 误区2:用酒精擦喉咙
酒精超刺激,会把扁桃体黏膜弄伤,反而加重炎症,千万别试。 - 误区3:随便含含片
有的含片里有薄荷、樟脑之类的刺激成分,会延缓黏膜修复,不如用温盐水安全。
最后要提醒的是,要是症状持续超过7天,或者又出新问题(比如呼吸困难、脖子肿得厉害),得赶紧去看医生。如果一年发作超过3次,要找耳鼻喉科医生评估要不要手术。总之,扁桃体发炎不是小问题,科学应对、听医生的话,才能快速好起来,避免反复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