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季里,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擤鼻涕时发现纸巾上沾着血丝。其实这事儿和鼻腔黏膜的防御机制,还有病毒的“攻击”有关。
鼻腔黏膜的防御机制
鼻腔黏膜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小血管。当病毒入侵引发炎症时,毛细血管会扩张,目的是把更多免疫细胞运过来对抗病毒。可这个过程会让黏膜充血肿胀,血管壁也变得更薄。如果此时擤鼻涕太用力,鼻腔内压力突然升高,薄掉的血管就可能被挤破,导致出血。
环境因素的影响
干燥环境会加重黏膜损伤。像开空调或暖气的房间里,空气湿度低,鼻腔黏膜的水分蒸发得特别快,分泌物会变稠变干,黏膜表面可能出现细小裂口,出血风险随之升高。另外,鼻中隔前下方有个叫Little's区的地方,这里血管又多又浅,没有深层血管支撑,本来就是容易出血的“脆弱地带”。
应对策略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 调整湿度: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5%-60%,避免空气过于干燥;
- 正确擤鼻:别两个鼻孔一起用力,要单侧轻轻擤——按住一边鼻孔,另一边轻轻呼鼻涕,再换另一边;
- 黏膜保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喷鼻子,帮黏膜保持湿润;
- 局部护理:可以用含甘油的润滑剂涂鼻腔辅助修复,但要避开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 出血持续超过7天,且出血量越来越多;
- 单次出血超过5毫升(差不多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量);
- 出血时伴随头晕、乏力;
- 出现持续性单侧鼻塞或耳闷;
- 小朋友反复出现鼻涕带血。
注意事项
有高血压的人要留意,血压波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其实感冒引起的鼻涕带血大多是“自限性”的——不用特殊处理也会慢慢好。但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科学应对。如果症状严重到自己处理不了,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帮忙。
总的来说,鼻涕带血多是鼻腔黏膜“脆弱”或环境干燥导致的小问题,只要做好保湿、擤鼻轻柔,大多能缓解。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千万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最稳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