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VS慢性鼻炎:正确区分才能精准用药!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0-16 14:46:1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41字
通过对比病史特征、症状表现和治疗差异,深度解析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的本质区别,提供科学应对策略和就医指导,帮助患者精准识别鼻腔健康问题
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塞鼻涕嗅觉减退鼻腔护理过敏因素鼻腔结构异常鼻甲肥大鼻息肉环境刺激免疫调节鼻腔冲洗
急性鼻炎VS慢性鼻炎:正确区分才能精准用药!

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的区别

鼻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它们的炎症表现和发病过程差别很大。急性鼻炎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能自己好,症状突然发作,还会伴随发烧、乏力等全身不舒服;慢性鼻炎则是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超过3个月,通常和过敏体质、鼻子结构问题(比如鼻中隔偏曲)或者长期接触刺激性东西(比如二手烟、粉尘)有关,主要是鼻子局部的症状。

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急性鼻炎:突然发作,全身都有反应

  • 发病快:能清楚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
  • 典型三个症状:一阵一阵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不通气;
  • 全身症状:常伴随发烧、乏力、没精神;
  • 病程有规律:刚开始24小时可能有点鼻子发干、发痒,接下来3-5天症状最严重(比如鼻涕流不停、鼻子完全堵),一般7-14天就能好。

慢性鼻炎:慢慢加重,鼻子问题持续存在

  • 时间长: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者好了又犯;
  • 鼻子总不通:有时候单侧堵,有时候两边交替堵,晚上躺下来更严重;
  • 鼻涕变稠:从清水样变成黏糊糊的,甚至黄绿色(如果合并感染);
  • 嗅觉越来越差:慢慢闻不到花香、饭香;
  • 结构变化:30%的人会出现鼻甲肥大(鼻子里的肉变大)或者鼻息肉(鼻子里长小肉疙瘩)。

怎么诊断?

现在耳鼻喉科医生会从多个方面判断:

  1. 拍CT:看鼻窦有没有结构异常(比如鼻中隔偏曲、鼻窦炎);
  2. 鼻内镜检查:用细管子伸进鼻子里,直接看黏膜有没有发红、肿胀,有没有息肉;
  3. 查过敏原:要么在皮肤上点刺(比如滴点花粉液,看有没有红肿),要么抽静脉血测过敏抗体;
  4. 测鼻子功能:用仪器测空气通不通,比如鼻声反射(测鼻子里的空间大小)、鼻阻力(测呼吸时的阻力);
  5. 查菌群:慢性鼻炎老不好的话,可能需要做鼻腔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看有没有感染。

怎么治?

急性鼻炎:缓解症状,等它自己好

  • 洗鼻子:用生理盐水(和眼泪浓度差不多的盐水)冲鼻子,能把病毒、鼻涕冲出来,减轻鼻塞;
  • 短期用减充血剂:比如喷鼻子的药,能快速通鼻子,但不能连续用超过7天,不然会变成药物性鼻炎;
  • 发烧乏力时:可以用退烧药缓解,但要按说明书用;
  • 多休息、多喝水:帮身体快点把病毒排出去。

慢性鼻炎:治根本,长期管理

  • 治原因:比如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炎,需要手术矫正;过敏引起的,要避开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
  • 用药:用喷鼻子的激素加上抗组胺药(比如过敏药),慢慢减轻炎症;
  • 脱敏治疗:如果是对特定东西过敏(比如尘螨),可以做脱敏治疗,慢慢让身体适应过敏原;
  • 手术:鼻甲肥大或者有鼻息肉的话,可能需要做“下鼻甲成形术”(缩小鼻甲)或者“鼻息肉切除术”,改善通气;
  • 长期记症状:比如写日记,记什么时候鼻子堵、鼻涕什么样,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怎么护理?

环境要舒服

  • 净化空气:用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过滤粉尘、花粉;
  • 控制湿度:家里湿度保持在40%-60%(可以用加湿器或除湿机),太干会刺激鼻子,太潮容易长霉菌;
  • 避开过敏原:定期换床单被罩(每周用热水洗),减少尘螨;少养宠物,别铺地毯;
  • 温度合适:房间温度维持在22-25℃,别太冷或太热,避免吹冷风。

正确洗鼻子

  1. 水温:用和体温差不多(37℃)的生理盐水,太凉或太烫会刺激鼻子;
  2. 次数:每天2次,早上起来和晚上睡前各一次;
  3. 压力:别太用力,大概像用吸管喝饮料的力度(专业点说控制在150-250mmH₂O),不然会把水冲进耳朵;
  4. 洗后:低下头待5分钟,让鼻子里的水控出来,别马上仰头,避免水进鼻窦。

怎么监测恢复情况?

建议记“鼻炎症状日记”,内容包括:

  • 鼻塞评分:0分(完全通)、1分(有点堵)、2分(堵得厉害)、3分(完全不通);
  • 鼻涕情况:清水样、黏糊糊的、黄脓样;
  • 嗅觉:能不能闻到醋、花香、肥皂味;
  • 用药:用了什么药,比如“XX喷鼻剂,每天1次”;
  • 诱发因素:比如“今天吹空调,鼻子更堵了”“接触花粉后打喷嚏”。

什么时候要赶紧去医院?

有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别拖:

  • 单侧头疼超过3天,一直不好;
  • 突然完全闻不到味道了;
  • 鼻子流血超过24小时,或者经常流鼻血;
  • 孩子睡觉打呼、张嘴呼吸、翻来覆去睡不好;
  • 症状越来越严重,用了普通方法(比如洗鼻子、喷药)没效果。

鼻炎不是小问题,需要长期管理。建议大家建个鼻腔健康档案,定期找医生复查。研究显示,规范治疗的话,85%的人症状能缓解半年以上。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用减充血剂,所有药都要听医生的,不然可能越用越严重。只要科学管理,大部分人都能摆脱鼻塞、流鼻涕的困扰,舒服过日子。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