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器官衰竭三大信号及应对策略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09-09 09:43:05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98字
系统解析肝癌晚期引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提供科学护理方案及监测指标,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危急症状识别要点,为临床干预争取时间窗口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功能性肾衰凝血因子脏器出血肝脏代谢毒素蓄积
肝癌晚期器官衰竭三大信号及应对策略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当肝癌发展到终末期时,常常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连锁异常。了解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和应对逻辑,能帮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配合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肝性脑病:“氨中毒”搅乱大脑
肝性脑病的核心是“氨没处去”——我们吃的蛋白质会分解成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把氨变成无毒的尿素排出体外,但终末期肝病时,肝脏“处理氨”的能力下降,氨就会跑到血液里累积,顺着血管钻进大脑,干扰神经功能。
刚开始的表现很“日常”:比如“睡颠倒”(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欲睡)、情绪突然变暴躁或发呆;接下来会出现“手颤”——手伸直时,手指像鸟扑翅膀一样抖(医学上叫“扑翼样震颤”),还会分不清时间、地点(比如不知道今天几号、自己在哪);到晚期可能直接昏迷,叫都叫不醒。
哪些情况会“触发”它?比如胃出血(吃硬东西划破胃黏膜)、拉肚子/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感冒发烧感染,还有利尿剂用错了。
怎么应对?关键是“降氨+避免诱发”:用乳果糖帮助排氨(可以喝或者灌肠),暂时少吃蛋白质(急性期每天不超过20克);必要时用肠道抗生素(比如利福昔明)减少肠道里的氨产生;还要留意有没有出血(比如拉黑便、呕血),每天做个简单的“画钟测试”——让患者画个钟,能画出完整钟面、指针指对时间,说明意识还清楚。

肝肾综合征:肾“跟着肝脏遭殃”
终末期肝病会让全身血管变“松弛”,导致身体里的有效血容量不够——就像“水管里的水少了”,肾脏为了“保住血液”会收缩自己的血管,结果就是肾脏没法正常过滤尿液,出现“肝肾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尿越来越少”:24小时尿量不到400毫升(差不多一瓶矿泉水),而且尿里的钠特别少(不到10mmol/L);同时肾功能会变差,比如肌酐超过1.5mg/dL(反映肾脏“排毒”能力下降),还会出现低钠(没力气、恶心)、高钾(心跳变慢)。
怎么处理?首先要“补容量”:用白蛋白补充身体里的有效血容量;然后用血管活性药物(比如特利加压素)帮助收缩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每天记好尿量,定期查肾功能;如果MELD评分超过15分,一定要尽快评估肝移植——这是治疗肝肾综合征最有效的办法。

凝血功能障碍:“止血系统”失灵了
肝脏是生产“凝血因子”的“主力”——凝血因子就像“止血胶水”,能帮我们止住伤口的血,但终末期肝病时,肝脏“生产胶水”的能力下降,加上身体里的“溶血系统”太活跃(把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掉),就会特别容易出血。
怎么知道“凝血有问题”?抽血查会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INR超过1.3,数值越高凝血越慢)、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胶水”不够)、血小板低于50×10⁹/L(“止血小能手”太少)、D-二聚体超过0.5mg/L(说明身体在溶解血栓)。
怎么预防出血?首先要“避免受伤”:用软毛牙刷刷牙、电动剃须刀刮胡子,别做穿刺等创伤性操作;如果出血风险高,医生可能会输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不够时)、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太低时)、血小板(低于20×10⁹/L或正在出血时);还有重组凝血因子Ⅶa,得严格按医生要求用。

综合护理:从细节到全局,帮患者稳住状态
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往往“环环相扣”,护理要抓住“动态监测+预防”的核心:

  1. 每天要盯的“变化”:每2小时看看患者意识清不清(用GCS评分,分数越低越危险);认真记“出入量”——喝了多少水、尿了多少、有没有拉肚子或出汗(包括呼吸蒸发的“隐性失水”);每天查凝血功能、肾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2. 吃对了才“养身体”:急性期先不吃蛋白质,恢复期吃植物蛋白(比如豆类、豆腐),每天每公斤体重吃0.8-1.2克(比如50公斤的人,每天吃40-60克);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D),因为肝脏不好的人容易缺;每天吃盐不超过2克(避免水肿)。
  3. 躺对了更舒服:床头抬高30度(预防呛咳和脑水肿),每2小时翻一次身(要整体转,别拧身子,避免压疮),腿抬高15度(帮助血液流回心脏,减轻腿肿)。
  4. 预防“额外麻烦”:用气垫床、硅胶敷料预防压疮;严格洗手,避免感冒发烧(医院感染很危险);家里别放尖锐物品,用防跌倒装置,避免摔倒出血。

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常“恶性循环”,所以要定期查MELD评分(结合胆红素、肌酐、INR三个指标),这个评分能预测3个月内的死亡风险——如果超过20分,一定要尽快评估肝移植。其实早期干预很有用:比如早期发现肝肾综合征,约30%患者的肾功能能改善;做了肝移植的患者里,47%的肾功能能完全恢复。关键是“早识别、早配合”,跟着医生做好检查和护理,就能帮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