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不管哪部分出了问题,都可能让人感觉耳朵堵得慌。如果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还伴随一些特殊症状,就得警惕是不是得了耳部疾病。
常见耳堵病因解析
内耳功能异常类疾病
梅尼埃病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发作的眩晕(持续20分钟到12小时)、听力时好时坏、耳鸣以及耳闷胀感,这种病是因为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30-50岁的人发病率较高。前庭神经炎则是突然出现持续的眩晕,走路不稳,但不会影响听力。
外耳道机械性阻塞
耵聍(耳屎)栓塞的人大多有频繁掏耳朵的习惯,主要表现为一只耳朵听力下降、发闷,有的还会痒或者感觉耳道里有东西。外耳道炎的话,通常会耳朵疼,检查能看到耳道皮肤发红、肿起来。
中耳压力失衡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的特点是传导性听力下降,患者常常会觉得“自己说话的声音特别大”。急性中耳炎大多会耳朵疼、发烧,鼓膜看起来发红。咽鼓管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气压变化后(比如坐飞机、潜水)出现耳闷的情况。
症状鉴别要点
通过症状特点能初步判断病因:
- 眩晕持续时间:梅尼埃病发作超过20分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只持续几秒到1分钟;
- 听力变化模式:梅尼埃病是时好时坏,突发性耳聋是突然一只耳朵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是慢慢变严重的传导性下降;
- 伴随症状组合:眩晕加耳鸣可能是内耳问题,耳朵疼加发烧可能是感染,改变体位就晕大多是耳石症。
规范诊疗流程
急诊处理原则
突然听力下降要在72小时内就诊。急性眩晕发作时要躺着不动,别晃脑袋。有耵聍栓塞的人千万别自己用棉签之类的东西掏耳朵。
专业检查项目
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包括:
- 耳镜检查:看看外耳道和鼓膜的状态;
- 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 声导抗测试:检查中耳功能;
- 前庭功能检查:评估平衡系统;
- 头颈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听神经瘤之类的占位性病变。
分层治疗方案
- 基础处理: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别喝咖啡和酒;
- 药物干预: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眩晕,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内耳循环(得医生开处方);
- 物理治疗: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 手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可以考虑内淋巴囊减压术;
- 康复训练: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改善平衡能力。
长期管理策略
建议建立症状监测记录,写下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具体要注意:
- 饮食管理:每天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多吃含镁的食物;
- 环境适应:坐飞机时用通气耳塞,避免快速的海拔变化;
- 运动处方:每周做3次凝视稳定性训练,每次15分钟;
- 定期复查:每6个月做一次听力学评估。
特别提示:突然一只耳朵听力下降超过24小时属于耳科急症,得立刻就诊。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耽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