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警示
如果单侧鼻子一直堵,还伴有异常分泌物(比如脓鼻涕、带臭味的鼻涕),可能提示鼻子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和普通感冒的“双侧交替鼻塞”不一样——感冒是两边鼻子轮流堵,而它是“固定一侧一直堵”,得特别留意。
病因解析
鼻腔里长了“小肉团”(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黏膜长期发炎后长出来的良性增生组织,就像慢慢“占气道”的小塞子,会一步步堵住通气的地方。有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会同时长鼻息肉,这些人更容易慢慢闻不到味道。息肉有时候会轻微移动,导致症状时轻时重,得靠专业影像检查才能确认。
鼻窦的“引流管”堵了(窦口阻塞性炎症)
鼻窦是脑袋骨头里的含气小空腔,每个鼻窦都有个“引流通道”。如果通道堵了,分泌物就会积在里面:急性期会流黄绿色脓鼻涕、头疼得厉害;慢性期可能只有“单侧一直堵”的表现。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慢性鼻窦炎患者一开始都误以为是感冒,要是“闻不到味道”超过三个月,建议做鼻窦影像检查。
鼻中隔歪了(解剖结构异常)
鼻中隔是分隔两个鼻腔的骨性结构,约三成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曲(比如天生或青春期发育时变歪)。轻度偏曲一般是“交替性鼻塞”,但偏得厉害的话,会固定一侧鼻子不通气。医生观察到,平躺时“鼻塞更严重的那侧”,往往就是鼻中隔偏曲的方向,这能帮你初步判断。
小朋友要防“鼻腔进异物”
学龄前孩子容易把小玩具、豆子、纸巾这类小物体塞进鼻子里。异物滞留会导致单侧流“臭脓鼻涕”,如果超过24小时没处理,可能伤到鼻腔黏膜。家长可以用“闭气测试”初步判断:让孩子闭着嘴呼吸,交替按住一侧鼻子,看另一侧通不通气。千万不要自己掏,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取。
危险信号:这些情况要立刻就医
有以下表现时,别犹豫,马上找医生:
- 单侧鼻塞持续超过10天;
- 突然闻不到任何味道;
- 鼻涕里带血(不是偶尔一次,是经常有);
- 脸一直胀疼(像压了块东西);
- 头疼持续不缓解。
特别提醒:约45%的鼻息肉患者会同时有“支气管高反应”问题(比如容易咳嗽、气喘),这类人术后复发风险更高,得长期跟着医生复查。
规范应对:先做这些,再找医生
自己能先处理的事
- 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洗鼻子(温度像温水,不烫就行);
-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太干或太潮都不好,可以用加湿器,但要定期清洗);
- 避开粉尘、油漆、油烟这类刺激性东西;
- 记个“症状日记”:比如鼻塞什么时候加重(白天/晚上?吹冷风后?)、有没有伴随头疼/流鼻涕,去医院时给医生参考。
医生会做的检查
- 鼻内镜检查:用细管子伸到鼻子里,快速看清楚里面有没有息肉、鼻中隔偏不偏;
- 鼻窦CT:查鼻窦的引流通道通不通,有没有分泌物积在里面;
- 嗅觉测试:通过闻不同气味,量化评估“闻味道的能力”;
- 过敏原筛查:排查是不是过敏(比如花粉、尘螨)引起的炎症。
最后提醒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治疗后,80%的炎症性问题患者症状能缓解。如果单侧鼻子不舒服超过一周,建议早去医院——早干预不仅能让你呼吸顺、闻得到饭香,还能避免病情加重(比如息肉越长越大、鼻窦积脓),到时候治疗会更麻烦。
记住:单侧鼻塞+异常分泌物不是小问题,别等“扛一扛”变成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