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鼻塞超10天当心鼻息肉!这些危险信号别忽视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0-19 12:21:0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92字
单侧鼻腔堵塞流涕的医学成因,涵盖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及异物堵塞的发病机制,提供症状鉴别要点和科学就医指导,帮助公众识别潜在健康风险。
鼻塞流鼻涕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耳鼻喉科单侧鼻塞鼻腔异物嗅觉减退头痛
单侧鼻塞超10天当心鼻息肉!这些危险信号别忽视

症状警示

如果单侧鼻子一直堵,还伴有异常分泌物(比如脓鼻涕、带臭味的鼻涕),可能提示鼻子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和普通感冒的“双侧交替鼻塞”不一样——感冒是两边鼻子轮流堵,而它是“固定一侧一直堵”,得特别留意。

病因解析

鼻腔里长了“小肉团”(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黏膜长期发炎后长出来的良性增生组织,就像慢慢“占气道”的小塞子,会一步步堵住通气的地方。有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会同时长鼻息肉,这些人更容易慢慢闻不到味道。息肉有时候会轻微移动,导致症状时轻时重,得靠专业影像检查才能确认。

鼻窦的“引流管”堵了(窦口阻塞性炎症)

鼻窦是脑袋骨头里的含气小空腔,每个鼻窦都有个“引流通道”。如果通道堵了,分泌物就会积在里面:急性期会流黄绿色脓鼻涕、头疼得厉害;慢性期可能只有“单侧一直堵”的表现。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慢性鼻窦炎患者一开始都误以为是感冒,要是“闻不到味道”超过三个月,建议做鼻窦影像检查。

鼻中隔歪了(解剖结构异常)

鼻中隔是分隔两个鼻腔的骨性结构,约三成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曲(比如天生或青春期发育时变歪)。轻度偏曲一般是“交替性鼻塞”,但偏得厉害的话,会固定一侧鼻子不通气。医生观察到,平躺时“鼻塞更严重的那侧”,往往就是鼻中隔偏曲的方向,这能帮你初步判断。

小朋友要防“鼻腔进异物”

学龄前孩子容易把小玩具、豆子、纸巾这类小物体塞进鼻子里。异物滞留会导致单侧流“臭脓鼻涕”,如果超过24小时没处理,可能伤到鼻腔黏膜。家长可以用“闭气测试”初步判断:让孩子闭着嘴呼吸,交替按住一侧鼻子,看另一侧通不通气。千万不要自己掏,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取。

危险信号:这些情况要立刻就医

有以下表现时,别犹豫,马上找医生:

  1. 单侧鼻塞持续超过10天;
  2. 突然闻不到任何味道;
  3. 鼻涕里带血(不是偶尔一次,是经常有);
  4. 脸一直胀疼(像压了块东西);
  5. 头疼持续不缓解。

特别提醒:约45%的鼻息肉患者会同时有“支气管高反应”问题(比如容易咳嗽、气喘),这类人术后复发风险更高,得长期跟着医生复查。

规范应对:先做这些,再找医生

自己能先处理的事

  • 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洗鼻子(温度像温水,不烫就行);
  •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太干或太潮都不好,可以用加湿器,但要定期清洗);
  • 避开粉尘、油漆、油烟这类刺激性东西;
  • 记个“症状日记”:比如鼻塞什么时候加重(白天/晚上?吹冷风后?)、有没有伴随头疼/流鼻涕,去医院时给医生参考。

医生会做的检查

  1. 鼻内镜检查:用细管子伸到鼻子里,快速看清楚里面有没有息肉、鼻中隔偏不偏;
  2. 鼻窦CT:查鼻窦的引流通道通不通,有没有分泌物积在里面;
  3. 嗅觉测试:通过闻不同气味,量化评估“闻味道的能力”;
  4. 过敏原筛查:排查是不是过敏(比如花粉、尘螨)引起的炎症。

最后提醒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治疗后,80%的炎症性问题患者症状能缓解。如果单侧鼻子不舒服超过一周,建议早去医院——早干预不仅能让你呼吸顺、闻得到饭香,还能避免病情加重(比如息肉越长越大、鼻窦积脓),到时候治疗会更麻烦。

记住:单侧鼻塞+异常分泌物不是小问题,别等“扛一扛”变成大问题。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