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女性因为激素水平大幅变化,鼻腔黏膜往往会出现生理性的充血肿胀。有研究发现,大概40%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有些还会发展成病理性鼻炎。这种情况可能会让睡眠质量变差,还因为需要张口呼吸来代偿,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鼻腔护理怎么做
1. 正确洗鼻子
建议用37℃左右的恒温生理盐水洗鼻子,每天2-3次。临床研究发现,搭配等渗海盐制剂一起用,能更好地提高鼻腔黏膜纤毛的清洁功能。操作时身体向前倾45度,防止液体流进咽鼓管(耳朵和喉咙连接的管道)。推荐用压力能调节的冲洗装置,压力最好控制在25-35千帕之间。
2. 局部用药要遵医嘱
要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用妊娠安全分级B类的鼻喷剂。目前研究发现,规范用药的话,药物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的量非常少。建议喂奶后马上用药,下次喂奶要间隔至少2小时。
环境与物理调理
3. 试试综合理疗
可以试试温热敷加上特定波长的光疗一起做。临床观察发现,这种方法能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每次治疗不要超过15分钟,局部温度别超过40℃。
4. 调整居室环境
保持室内湿度在45%-60%,空气质量要达到优等。建议用高效空气净化器,每小时的换气量要达到房间体积的5倍以上。可以用电子湿度计实时监测湿度。
生活方式要注意
5. 吃对食物
建议多吃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每周吃2次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也可以吃点亚麻籽制品。要避开高组胺的食物(比如海鲜、腌制食品、芒果等),还要注意维生素D水平保持在30-50纳克/毫升之间。
6. 睡觉姿势有讲究
建议睡觉用30-45度的斜坡卧位,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支撑。这个姿势能让鼻腔里的分泌物更好地流出来,还能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情况。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7. 感染了要及时处理
如果一直流黄绿色鼻涕还发烧,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菌药物。用药期间要暂时停止喂奶,什么时候能恢复喂奶要根据药物的代谢情况来定。
8.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单侧鼻子一直堵超过10天,还伴有嗅觉明显下降或者头痛,要赶紧去医院。建议避开医院高峰时间就诊,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
长期怎么管
大多数情况在产后3-6个月,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会自己慢慢好。建议养成规律洗鼻子的习惯,产后42天复查的时候如果症状还在,可以做鼻内镜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总的来说,产后鼻塞大多是激素变化引起的,只要做好日常护理、调整生活方式,多数能慢慢缓解。但如果出现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