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鼻咽癌患者会遇到鼻塞,还常伴随有特点的疼痛,这背后主要和肿瘤压迫、炎症反应、鼻窦并发症三个原因有关,了解这些能帮着更好应对症状。
肿瘤生长压迫神经导致疼痛
鼻咽部结构复杂,分布着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等重要感觉神经。当肿瘤在鼻咽部生长时,可能慢慢压迫这些神经,导致神经传递信号出现异常,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刺痛或灼痛。如果肿瘤压迫的位置发生变化,疼的部位也会跟着变——临床观察发现,约35%的患者会出现疼痛位置周期性改变的情况。
炎症让神经变敏感引发疼痛
鼻咽癌周围的组织会出现明显炎症。肿瘤细胞释放的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会破坏黏膜的保护功能;这些因子不仅直接刺激神经末梢,还会让神经对触碰等机械刺激更敏感(敏感度可升高3-5倍)。有慢性炎症的患者,比单纯肿瘤患者疼痛的概率高28%。
鼻窦出问题带来的疼痛
鼻咽部肿瘤可能堵住鼻窦的天然开口,导致鼻窦内压力升高。2022年《头颈肿瘤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约42.7%的鼻咽癌患者会继发鼻窦炎。这种鼻窦炎的疼痛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鼻窦压力高带来的机械性疼痛,二是分泌物堆积引发的化学刺激。当疼痛信号通过眼神经传递时,可能表现为前额或眼眶周围的牵扯痛。
疼痛的特点能提示病情变化
疼痛性质的变化是病情的“信号”:突然出现尖锐疼,可能提示肿瘤侵犯了神经外层;闷疼加重,往往和鼻窦压力变化有关;一直隐隐作痛,多是黏膜糜烂导致的。根据《中国鼻咽癌诊疗指南(2021版)》建议,新出现的疼痛症状要在72小时内完成影像学评估,这对早发现肿瘤进展很重要。
平时要注意这些,及时检查
建议用标准化方法记录疼痛:比如疼的时间、位置、强度,还有什么情况会诱发(比如擤鼻涕时加重)。如果疼痛频率增加、位置固定,或者伴随涕血、耳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做鼻咽内镜检查。研究发现,规范诊疗能让78%的患者症状缓解,还能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总的来说,鼻咽癌患者的鼻塞伴疼痛不是简单的“不舒服”,和肿瘤压迫神经、炎症敏化神经、鼻窦并发症都有关系。留意疼痛的特点,及时检查和规范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