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是孩子成长中很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大概有5亿个儿童会出现腹泻情况。虽然大部分腹泻能自己好,但及时、正确的护理能避免严重问题。下面结合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给大家讲讲系统的应对方法。
一、先明白:宝宝腹泻和肠道菌群有关
2023年《儿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宝宝肠道里的菌群平衡和腹泻恢复快慢关系很大。有些传统偏方里的鞣酸类物质会影响肠道菌群重建,现在更主张先帮宝宝补够水和电解质,再用特定营养素修复肠道黏膜。
二、家庭护理的核心:补水、饮食、环境
- 科学补水:用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喂,每15分钟喂5毫升左右。有研究说,含电解质的补液盐比普通米汤补电解质的效果好60%多。
- 吃对食物修复肠道:
- 苹果泥:苹果加热到60℃保持3分钟再做成泥,这样能让果胶的活性提高40%左右;
- 胡萝卜泥:彻底蒸软煮烂,再切碎到2毫米以下;
- 小米汤:过滤后喝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部分。
- 环境要舒适:家里保持24-26℃、湿度50-60%,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三、怎么吃?看循证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2022版指南建议:
- 6个月以上宝宝:继续喂母乳,适当多喂几次;
- 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吃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尽量占60%左右;
- 蛋白质要够:每天每公斤体重吃1.2克优质蛋白,比如煮熟的蛋清取1/4量。 要避免含乳糖的饮品和高糖饮料,有临床数据说这些可能会让渗透性腹泻更严重。
四、要警惕: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赶紧带宝宝去医院:
- 连续6小时没尿,或者哭的时候没眼泪;
- 前囟门明显凹下去,皮肤摸起来没弹性;
- 大便有血,或者一直吐;
- 高烧不退(体温超过38.5℃);
- 精神不好,要么萎靡要么特别烦躁。
五、别踩坑:这些做法不科学
有些常见的做法其实不对,要注意:
- 含咖啡因的饮品:会影响铁吸收,换成无咖啡因的;
- 浓果汁:里面的果酸会加重肠道负担,稀释后再喝;
- 长时间不吃东西:研究说禁食超过6小时会延缓肠道修复。
六、防复发:做好这几点
想让宝宝少拉肚子,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记好宝宝的喂养和排便情况;
- 按医生说的定期补益生菌;
- 洗手要认真,特别是指甲缝;
- 奶具用蒸汽消毒,100℃蒸15分钟。
特别要提醒的是,所有护理方法都要在医生指导下做。临床研究证实,按医生的规范指导做,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随时调整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