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出炉了,较之2007版指南,2010版指南进一步细化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起始用药。二甲双胍(格华止)因其具有确凿的心血管保护证据、全面降糖、长期安全性、较高的性价比等诸多优势,被2010版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唯一起始用药。至此,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多国指南与共识,均推荐二甲双胍(格华止)与生活方式并列作为所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唯一起始治疗,并且贯穿治疗全程。
糖尿病治疗兼顾近、远期目标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据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9240万的糖尿病患者,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的同时,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却不足30%。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4倍,同时寿命减少5-10年。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有80%左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和首要致死原因 。
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相关费用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费用占80%以上。平均每年每例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为18,827.89元,是无并发症患者的5.1倍。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其产生的并发症不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大幅增加个人与社会的医疗负担。
基于上述事实,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均明确提出,2型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全面降糖,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而远期目标则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格华止)与生活方式干预齐头并进
此次新版的中国指南之所以将二甲双胍(格华止)唯一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并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起始治疗,是因为大量循证医学数据证明,二甲双胍(格华止®)在全面降低血糖的同时,具有全面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安全性等方面确凿的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临床试验发现,二甲双胍(格华止)具有全面的降糖机制,可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迄今,二甲双胍(格华止)仍是最强效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可降低HbA1c达1-2%。UKPDS 35研究显示,HbA1c每降低1%,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即险减少37%。
霍普金斯大学发表的2008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口服降糖药中,二甲双胍(格华止)是唯一被证明能够全面、显著地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药物。UKPDS 34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饮食控制的传统治疗组相比,使用二甲双胍(格华止)(注:UKPDS二甲双胍(格华止)的研究用药为格华止)治疗可降低全因死亡率36%,降低心肌梗死率39%,降低卒中41%,均显著优于磺脲类和胰岛素类药物治疗组。2008年公布的UKPDS试验后10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格华止)治疗患者10年后,大血管并发症与死亡风险的降低具有后续效应。
${FDPageBreak}
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对治疗药物的长期安全性要求较高。二甲双胍(格华止)自1957年在法国首次被临床应用于降糖治疗以来,已被全球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万名患者临床使用,在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显示,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相比,二甲双胍(格华止)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而且还能积极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体重。
“起始、全程”有助实现近、远期目标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患病率十年来翻近两番。其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起始用药不及时、不恰当,或者用药不规范、随意停药,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引发并发症。此次新版指南的更新进一步强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起始用药和全程治疗的重要性。
为兼顾患者的近、远期目标,作为唯一起始用药的二甲双胍(格华止),被指南明确推荐为需贯穿患者治疗的全程。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专家称局部地区会发生手足口病爆发流行
-
目前中国内地手足口病正处于流行期。截至6月22日,今年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87779例,其中重症病例15501例,死亡537人。详细>>
-
云南甲流卷土重来 1月报告130例病例
-
甲流卷土重来,专家预计,虽然不会再出现2009年一样的传播势头,但还是提醒:如果体温达到38度以上,并伴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详细>>
-
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称艾滋病传播仍是全球性挑战
-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表示,虽然人类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依然……详细>>
-
年轻时保持健康有助年老时抵抗慢性病侵扰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8日报道,美国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年轻至中年时期健康良好的人更长命,且患上各种慢性疾病的年龄也会较迟,这意味着他们……详细>>
-
儿童近视治疗乱象“忽悠”家长 医生提醒:近视不是病 它不能被治愈
-
随着儿童青少年防治需求增大,市场上各种针对近视的治疗方法也“花样百出”,家长也是不惜重金“砸”向琳琅满目的近视治疗仪器,希望能够让孩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