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有度拒用催吐

长沙女子喝酒催吐呕血,快做到饮酒有度、拒用催吐!

作者:范致远
2025-10-16 10:35:01阅读时长3分钟1100字
消化科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饮酒催吐呕血胃黏膜损伤酒精摄入内镜检查止吐药急救食管黏膜胰腺炎血压下降意识模糊侧卧禁食禁饮

近期,长沙市民刘玉秀在国庆假期聚餐时喝了大量冰啤酒,因胃部不适自行催吐后呕血,被诊断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经治疗她虽已康复出院,但该事件引发了大家对饮酒过量和催吐行为风险的关注。

什么是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有啥表现?

贲门是食管与胃连接处的“阀门”,它的黏膜组织薄且弹性有限,只能适应食物缓慢通过。当胃内压力骤升,如剧烈呕吐时,胃酸混合食物高压冲击贲门,就可能撕裂黏膜,形成溃疡或出血点。

这种病的临床表现分不同阶段。前驱症状有饮酒后剧烈呕吐、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典型表现为呕出鲜红色血液(提示动脉出血)或咖啡渣样物(静脉出血),还会伴随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重症时会持续呕血、出现黑便、血压下降,甚至可能发展为休克,需立即抢救。撕裂长度通常为1 - 3厘米,可累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内镜下能看到线状或不规则溃疡,部分病例还会合并十二指肠液反流导致胰腺炎。研究显示,酒精摄入会使贲门撕裂风险提升4倍,因为乙醇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削弱黏膜屏障功能,而人为催吐会让腹压瞬间达到正常值的5 - 10倍,远超组织耐受阈值。

酗酒和催吐,到底有多危险?

酒精对身体危害不小。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破坏胃黏膜上皮细胞,诱发糜烂性胃炎,让黏膜更易受机械性损伤。同时,酒精会刺激胃泌素过度释放,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酸性环境会进一步腐蚀黏膜,形成溃疡基底。

催吐的危害也很大。手指刺激咽喉引发呕吐反射时,腹肌强力收缩使腹内压达到40 - 60mmHg(正常为5 - 10mmHg),迫使胃内容物高速反流,对贲门黏膜造成撕裂。而且,反流的十二指肠液可能逆流进入胆管或胰管,激活胰酶引发急性胰腺炎,或腐蚀食管黏膜导致Barrett食管等长期病变。长沙市中心医院统计显示,2024年收治的28例贲门撕裂患者中,75%有酗酒史,其中60%合并人为催吐行为,年轻女性占比达68%,这可能与节食、饮酒场景相关。

如何预防和急救?实用指南来了!

预防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要做好风险规避。成年女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15克(约半瓶啤酒),男性25克以内,避免空腹饮酒或饮用冰啤酒,低温会加剧黏膜收缩。若饮酒后恶心,优先通过侧卧、少量饮水稀释胃酸缓解,禁止手指或工具催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

如果不幸出现呕血情况,现场要这样干预:呕血时保持侧卧防窒息,避免平躺;观察血液颜色,鲜红是动脉出血需立即送医,暗红或黑便为静脉出血,也需24小时内就诊;禁食禁饮,监测血压心率,若出现意识模糊立即呼叫急救。就医时要优先进行急诊内镜检查,早期钛夹止血可将再出血率从30%降至5%以下,同时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用药请遵医嘱。

有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病史的高危人群要避免饮酒,定期胃镜筛查。社区也应推广“饮酒限量 + 呕吐禁忌”知识,尤其针对青少年及节庆聚餐场景,可通过短视频等展示催吐危害的模拟实验。

大家要建立“饮酒有度、拒用催吐”的安全意识,降低此类急症发生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