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李斯特菌危害,这几招食品安全防护建议请收好!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杭州一位孕妇因感染李斯特菌,最终导致胎死腹中。这个案例让我们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李斯特菌,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威胁。它是一种可通过食物传播的致命病原体,尤其对孕妇、老人、免疫力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影响极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李斯特菌,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
李斯特菌究竟是如何"作案"的?
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它生命力顽强,能在低温环境中存活。常见的未消毒的乳制品、生肉、海鲜以及即食食品,都可能成为它的"藏身之所"。感染后,潜伏期在3 - 70天不等,初期症状和流感很像,容易被人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引发脑膜炎或败血症。对于孕妇来说,感染李斯特菌更是可能导致流产或死胎,后果十分严重。
哪些人是李斯特菌的"重点关照对象"?
孕妇、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免疫缺陷人群是李斯特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孕妇感染后病死率高达20%,所以孕妇要格外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酪、生食海鲜以及未加热的冷盘。
怎样才能把李斯特菌"拒之门外"?
想要防范李斯特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具体可以这样做:
- 生鲜蔬果要彻底清洗,去除表面可能存在的细菌。
- 肉类烹饪时要达到安全温度,像禽类要煮到74℃以上。
- 生熟食要分开存放,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防止交叉污染。
- 冰箱冷藏温度控制在4℃以下,定期清理过期食品,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内壁,每月清理一次。研究表明,冰箱消毒可降低60%的污染风险。
- 即食食品开封后要尽快食用,避免久存。
出现这些症状,你可能被李斯特菌"盯上"了!
李斯特菌感染后的常见症状有发热、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孕妇如果出现轻微发热或腹泻,一定要立即就医。当出现剧烈头痛、颈部僵硬(脑膜炎迹象)或意识模糊等严重并发症时,需拨打急救电话,并保存可疑食物样本。
怀疑感染李斯特菌,就医该做哪些检查?
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脑脊液或粪便检测来确认是否感染李斯特菌。确诊后,会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比如氨苄西林。孕妇就医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状态,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感染李斯特菌后,紧急处理别慌乱!
发现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保留包装及剩余食物作为检测证据,千万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日常饮食,这样吃才能远离李斯特菌!
在饮食方面,要选择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海鲜类煮熟后要在2小时内冷藏。孕妇可以准备一个每日饮食记录表,这样能方便追溯潜在的感染源。同时,避免食用超市自助冷餐区存放超过4小时的食品。
冰箱这样管,李斯特菌没处藏!
冰箱是储存食物的地方,管理不当很容易滋生李斯特菌。生食要放在下层,用密封包装好;熟食放在上层,避免滴漏。即食食品开封后要标注日期,超过2天没吃完就应该丢弃。规范的冰箱管理可使李斯特菌污染率下降60%(与消毒数据保持一致)。
高危人群,这些环境调整不能少!
免疫力低下的人建议使用食品级保鲜盒分装食材,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评级高的餐厅。注意保持厨房操作台面的清洁消毒,接触生食后及时洗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