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打4小时麻将患血栓!每90分钟动一动防风险
近期,50岁的麻将爱好者王先生连续打4小时麻将后,回家突感下肢疼痛、肿胀,还出现呼吸急促症状,被确诊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肺栓塞。好在经治疗护理,他的肺部血栓消失且无后遗症。这一事件为久坐人群敲响了警钟。
久坐为何会诱发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主要有三大诱因: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长时间久坐,像王先生连续打4小时麻将,会使肌肉泵作用减弱,下肢静脉血流减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易发群体包括中老年、肥胖、久坐职业者、孕妇、术后患者等。每静坐2小时,血栓风险增加10%。而且DVT一旦脱落随血流到肺部引发肺栓塞,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十分致命。
久坐多久会有血栓风险?
医学建议每90分钟需活动5分钟,这是久坐引发血栓的“临界时长”。从血流动力学模型来看,久坐时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会降至正常值的30%,血栓形成概率大大增加。此外,脱水、吸烟、高血压等因素与久坐协同作用,会进一步提高血栓风险。王先生连续4小时静坐,本身风险就高,若还有其他潜在诱因,风险更是成倍叠加。
如何预防和应对血栓?
日常预防可从两方面入手。行为上,每30分钟做1分钟踮脚运动、椅边腿抬升等微运动,娱乐活动可设置定时提醒。环境上,优化办公或娱乐场景的座椅高度和腿部支撑,避免下肢受压阻碍血液回流。DVT典型症状有单侧腿肿胀、压痛、皮肤发红,肺栓塞预警信号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出现症状后,禁止按摩患肢,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并呼叫急救,把握“黄金抢救4小时”。高危人群如术后、妊娠、长途旅行者,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用药请遵医嘱)。
别再陷入血栓认知误区!
很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需防血栓、短暂久坐无害,其实40岁以上人群血栓风险已显著上升。不同场景可采取不同防血栓措施,如麻将馆设置定时起身提示牌,驾驶员途中停车活动等。家庭自查可测量下肢周径对比,40岁以上人群等可定期进行血管超声筛查,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久坐危害大,养成定时活动习惯、提升血栓预防意识,可降低患病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