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0-09-10 10:33:16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2010年9月8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正举行着为期5天的第九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的1500多位专家及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

  介入放射医学的适应症很广,子宫肌瘤中风椎间盘脱出……其中以肿瘤为主,采用介入手段治疗肝癌的占了肝癌治疗的85%,几乎成为首选。在全球范围内,我国采用介入治疗肝癌占了50%,且效果较明显。

  大会的组织者、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单鸿教授、副院长对介入医学和本次大会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Q:介入放射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医学呢?

  A:介入放射学,通常简称为介入,这种新兴的医学对于许多患者,甚至医生可能有些陌生,甚至没听说过。但是,它已经是现代医学不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独立于内科、外科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以往,脑血管堵塞,脑动脉瘤出血,心脏血管堵塞,肝癌,消化道出血等等疾病严重威胁着众多患者的生命,有时外科法开刀,内科药物效果也不理想。如今,这些患者多了一个选择 —— 介入治疗,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Q:介入放射学是怎么来的?

  A:它是由传统的放射科发展而来的。传统意义上的放射科医生就是看片子、看图象,后来医学上有很多新的实践,如病人的小便不通了,插导尿管的医生可以在病房里试着插,这个大家都熟悉;实际上人的身体里有许多管道,很多东西我们是不一定熟悉或者不一定看得见的。但随着材料、影像设备的进步,很多东西可以看见了,看得见就知道哪里的血管出了问题,有知道哪块出了问题的介入科医生就通过在人体外打开一个小缺口,进到里面便极少创伤地把血管给修复了。放射科医师就告诉临床:“我看见这条血管有问题,我顺手就帮你把它给解决了。”这就是发生在五十年前的最初的介入。

  外科治疗,是靠手术暴露后来做的;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不象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所以当时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就叫介入治疗。之后这个名词就流传下来。后来,跟所有其他技术性学科的成长一样,从一门技术慢慢发展成一个学科——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这一名称的有很多种翻译,诸如“手术性放射学”、“干涉性放射学”、“治疗性放射学”、“侵入性放射学”等,也有叫“导管治疗学”的,但现普遍愿意接受“介入放射学”这一名称。我国介入放射学家对这一名称也作了具体的定义。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DSA、US、CT、MRI等)的引导下,对疾病作出独立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治疗属性上是微创的腔内手术治疗。目前的介入放射学已经跟传统的放射影像诊断学有了明显的区别,已经是完全型的了。

${FDPageBreak}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Q:介入主要是用来治疗哪些疾病呢?

  A:简单来说,许多血管性的疾病,包括所有血管堵塞或狭窄导致的疾病(如脑梗塞、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足、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病变和深静脉血栓等)、身体各个器官的小动脉瘤(如脑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血管破裂所致出血性疾病(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出血)、大血管病变(如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等)等这些血管性的疾病都可采用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各个脏器肿瘤性疾病采用介入治疗甚至可以根治;通过影像设备引导下对脓肿等病变进行穿刺引流,避免了创伤性较大的传统开刀手术。除了治疗之外,介入还在临床上通过超声或CT的引导进行穿刺活检取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还可以在影像设备的帮助下进行造影诊断或特殊部位的生化检查。

  Q:介入技术的特殊性和优势在哪里呢?

  A:介入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血管技术和非血管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技术通过在体外开一个3mm左右的口子,通过头发丝粗的导丝和不到2mm粗的管子进入人体血管到达病变部位进行局部灌注药物(灌注技术)、用特殊的材料通过管子输送到病变部位进行堵塞(栓塞技术),引入小的气囊到达血管狭窄的部位将血管扩张(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及通俗所说的“通波仔”)以及在导丝引导下送支架到狭窄血管利用支架的弹性支撑作用使血管再通(内支架成形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创伤性小,见效快,疗效确切及副作用少的优点,使一些内外科难治或不能治疗的疾病经过介入治疗可得到轻易的解决,使介入放射学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当前,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出现脑梗塞的常见原因)的颈动脉内支架置放术,已逐步取代内膜剥脱术;经皮腔内带膜支架(stent graft)置入术,已成为主动脉瘤或夹层治疗的首选技术。随着血管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非血管介入技术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皮肝胆管、输尿管、腹腔脓肿引流术和经皮胃造瘘术等已经逐步替代了需要剖腹置管的外科手术。CT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脓肿引流、囊肿硬化、硬膜外血肿抽吸、恶性肿瘤消融术等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

${FDPageBreak}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Q:介入放射医学学术会议有什么特点?

  A:我国介入放射学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治疗的病种和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师队伍人数均已达到世界前列。为了促进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了解国内外的介入放射学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展示介入热点领域的最新技术及进展,我国从1994年开始每两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今年9月8日至12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九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此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主办,由中山大学介入放射学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中国介入放射学(当代医学)和中华放射学杂志协办。据目前统计,本次大会将是历届以来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收到高质量学术论文最多的一次介入学术盛会。美国和欧洲的介入放射协会均有专家代表团参会,日本、韩国、香港和印度介入协会的主席也参会交流。大会学术内容涵盖了介入放射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热点集中在外周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压症介入治疗进展,以及分子影像和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期间,中国介入放射协会和美国、欧洲介入放射协会还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此次介入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对推动中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提高我国介入放射学在国外的影响力,建立中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起着积极的作用。

  Q:广东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介入诊疗在国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A:据称,广州是介入放射学的领头羊之一,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地位。广东省80年代到90年代,介入做得最好的是广东省人民医院,代表人物为罗鹏飞。上世纪80年代始,罗教授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有不错的学术地位,这次大会也因此授予他杰出贡献奖。但随着学科发展方向的改变,广州一些医院的介入受到了制约,有些就偏向于专一的介入,另一些介入工作即因自我放弃,而基本萎缩了。

  单鸿说:“我们衡量一个学科,一个看它的病人量,一个看它的手术类别、手术难度,还有标志性的学术成就, 如基金、文章、成果啊,我在三院做介入是始于86、87年,当时三院整体条件没办法跟省医比。应当说我们坚持得比较好,坚持开展神经和血管的研究与临床探索,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现在,我们的天地很广了,肿瘤治疗除了传统的治疗方式外,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应用等等,除了肿瘤治疗之外,还始终主导着神经和血管介入的诊治和研究,开展高难度和高风险的颅内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我们走了一条很宽的路。”

  在广东省, 中山三院1993年就有了自己的介入病房,至今已有十七年,采用的“完全是正规临床的一套做法”,到现在已形成了较大的一个规模。为了发展介入医疗,单鸿团队成立了 “血管介入科”。近2年医院每年的手术量都达到2000多台。

  肝病治疗是我院一大特色,近几年来单鸿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2005年,单鸿主持的“不同性质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几年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肝移植围手术期的介入诊疗方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出版了多部专著,今年正在申报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成果的获得,也显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介入领域的实力。

${FDPageBreak}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Q:介入医学发展有什么误区?

  A:介入放射学的健康发展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介入技术本是一个好技术,由于各种原因,结果却形成某些方面颇受诟病的局面。单鸿为此痛心疾首。

  他举了子宫肌瘤的例子。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生率是35%左右,很高。治疗此病有两种常用方法:一个是子宫上长出一肌瘤,就把它挖掉,但挖掉后的复发率高达60%多,最后还需要行子宫切除。所以“多数妇产科特别是基层医院妇产科很大一部分精力在做这项工作”。

  另一种方法就是96、97年后发展起来的,介入医生通过在患者体外开个小洞,找到肌瘤的供血动脉,然后采取栓塞的办法,萎缩血管,让病人痊愈。介入的好处在于:1.复发率非常之低,基本上没有;2.减少切除子宫的风险。

  他感慨地说:“子宫肌瘤栓塞术当时引进到中国时,我也是最早开始做这个项目的医生之一。这么好的一个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却被诟病最多。因为这个技术很容易操作,很容易开展,很多小医院赶紧派医生去进修,某些进修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甚至还没分清哪是子宫动脉哪是卵巢动脉,回去就开展,有的把卵巢动脉给栓掉了,造成患者绝经、衰老。结果妇产科医师就很有意见:‘你看,你们做成啥样啦?’‘大家还是切子宫好。’”

  所以,单鸿教授在1997年牵头成立了广东省介入医师协会,以规范学员的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规范技术操作和行业管理。卫生部也正在着手在介入技术方面应制定疾病治疗的“指引”或“指南”,对开展介入治疗的医院建立准入制度,消除目前的介入治疗“乱”的局面。

  可以感受到的是,介入放射学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可以看到的是,介入医学给患者带来的希望之光。介入放射学,未来将更加美好!

${FDPageBreak}

 

  单鸿教授简介

介入医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单鸿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放射学科主任、影像医学教研室主任、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山大学介入放射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影像医学系副主任。是中华放射学会全国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在中华放射学、中国介入放射学、中国影像与介入治疗学等多家杂志任编委或副主编。早在80年代后期,师从徐兆栋、郭俊渊、胡国栋、肖湘生教授学习介入放射学,90年代后期赴美进修。96年初期单鸿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颈动脉狭窄的腔内血管成形术、早期脑梗塞的局部插管动脉内溶栓治疗等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多年来长期致力于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建立了肝静脉广泛性闭塞型布-查氏综合征的TIPS治疗通路,并获得第一届刘玉清院士优秀论文奖;由其主持的“不同性质的门脉高压症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 获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2004年以来,以肝移植肝细胞再生能力评价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以及以干细胞活体标记研究为核心,建立起肝脏疾病分子影像学研究平台。单鸿教授多年来累计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到目前为止,连续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累积在研经费达500余万元。2007年再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1项。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尹浩 )

  • 马树东

  • 唐之雅

  • 石敏

  • 叶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