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女子晒患厌食症恐怖照提醒健康饮食 厌食症如何改善?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5-12-14
厌食症,营养不良,心理障碍

澳大利亚女子艾丽•利措夫(Elle Lietzow)17岁那年患上了厌食症,一周滴水未进后发病,被送往医院。如今19岁的艾丽已康复,严格吃素食,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帮助其他厌食症患者。被送往医院时,艾丽的手脚血液循环不畅,指甲呈黑色,头发大把地掉,肋骨清晰可见,体重35千克,身体质量指数(BMI)仅为12(健康值为18.5-24.9),医生们惊讶她居然还活着。

艾丽后来承认说,她认为瘦了之后能结交更多的朋友,获得同伴的赞美。在经历了减肥、体重暴增、绝食减肥之后,艾丽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严重紊乱,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艾丽现已恢复正常体重,她在Instagram和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素食主义生活方式,告诫那些正遭受厌食之苦的人:“只有你能救自己,你必须做出改变,选择新的生活。”

厌食症是什么?

厌食症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

主要包括: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患者多有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约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为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和精神抑郁而引发的自杀行为。

厌食症的征兆一般有以下方面:

1、呕吐:有些患者虽觉食欲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计以诱导一吐为快;

2、拒食或过分节食:患者过多注意饮食和担心发胖的心理,而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造成消瘦、营养不良;

3、饥饿但拒绝进食:患者多有饥饿的感觉,但却强迫自己不进食。他们善于研究食物的营养、热量;隐藏或故意浪费食物。大约50%的厌食症者伴贪食症,暴食后又自己诱吐、服减肥药、泻药等,或者大运动量活动,唯恐自己体重增加,从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和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措施:

1、补充营养,纠正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治疗,应劝说或强迫其住院,以挽救其生命。由于患者长期不进食,胃肠功能极度衰弱,因此进食应从软食、少量、多次开始逐渐增加,必要时可给予鼻饲。

2、请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自己,学习处理和应对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等。具体可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矫治疗法和家庭疗法等。

3、配合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如有抑郁情绪者可使用抗抑郁药物;有焦虑情绪者常用安定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