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输液,以后可能会越来越难。
医院方昨日称,从今年3月份开始,医院正在逐渐控制门诊输液量,以往每天门诊输液量平均在800人次左右,现在减少了150人次至200人次,而医院的目标是,最终取消门诊输液。
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抗生素使用过多和过滥,因而要求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医药费上涨。
如今,一院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输液量,甚至计划取消门诊输液,会不矫枉过正,又走到了事物的另一个极端?
半数以上患者反对取消门诊输液
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一院)在宁波市各大医院中,门诊量排在前三。
2010年,到一院输液的超过25万人次。
昨天上午10点,记者赶到一院时,输液大厅里已排起了长队。
记者就“如果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你怎么看”做了个随机小调查。
在被询问的20个病人中,有13人是自己主动要求输液的,并对取消门诊输液表示反对。
患者李先生说,自己是从事销售工作的,“输液好的快啊,吃药一两天都不一定见效,耽误了工作伤不起啊。”
而因高烧38.5度前来输液的市民潘女士,在听说一院可能取消门诊输液后,非常干脆地告诉记者:“宁波市又不是只有一家医院,一院没有输液室,可以去其他医院。”
图方便一味输液,走入治疗误区
一院为何要减少甚至取消门诊输液?这样的措施,是否太过激进?
一院院长阮列敏解释说,控制、减少甚至取消门诊输液,既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是为给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减少不合理用药对病人带来的伤害。
阮列敏说,“能吃药不打针”,这是医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患者一味地图便捷,要求输液和使用抗生素,其实是走入了治疗误区。
她认为,医生们怕漏诊、误诊,也为了避免与患者发生口角争执,迁就了病人意见,这些都造成了不合理用药现象。
因此,她呼吁广大市民能提高对科学用药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一院不仅开始控制输液量,对抗生素使用也进行了严格管理,要求尽可能使用一线抗生素,加强对医生合理用药的监控。
不过,阮列敏也补充说,取消门诊输液室仅是医院目标,因为一些急诊病人比较危急,到时医院还会保留急诊输液。
用药方式中输液风险最大
针对一些患者的反对意见,一院临床药学室主任胡毅坚认为,应该把输液的利弊和市民说说清楚。
他说,输液是见效快,但是药三分毒,输液因为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也是所有用药方式中风险最大的。
个别患者对输液会有过敏反应,出现颤抖、发烧等症状,如果发现不及时,有致命危险。
长期输液还有可能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调,出现腰痛、腹泻等症状,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比较难治。
输液药水看上去非常干净,其实里面存在一些微粒,有些微粒直径超过毛细血管,这些微粒流向毛细血管,就会引起血管栓塞。
此外,输液的主要成分是抗生素,用多了,体内就会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后再输药效就不明显了,要用更高级的药才会有效。
胡毅坚说,尸体解剖发现,长期输液的患者肺部生长了大量的“肉芽肿”,它们会导致肺部的呼吸功能变差。
门诊不设输液室杭州早有先例
阮列敏说,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其实国内已有先例,如杭州的邵逸夫医院,早就取消了门诊输液。
记者随后咨询了杭州邵逸夫医院。
院方证实,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院严格控制静脉滴注抗生素的使用,门诊取消了输液室,并规定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须先填写申请表。
记者随后又咨询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该院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
该医院感染科科长王选锭认为,对医院控制输液量,取消门诊输液室的作法应给予肯定。
他告诉记者,在国外,只有住院病人才输液,因为输液需要随时观察,而门诊输液病人较多,很难做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走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抗癌英雄”现身亲述抗癌经历
-
4月17日下午,由广东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和广东康复乐园协办的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科学……详细>>
-
南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成功举办“首届基层医院内分泌代谢专业精英研讨班”
-
11月04日,由南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主办的“首届基层医院内分泌代谢专业精英研讨班”在南医三院学术会议厅举行。此次研讨班针对基层医院内分泌……详细>>
-
老年痴呆症在75—85岁老年人中患病率达到15—20% ——南方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老年痴呆病义诊活动
-
10月24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将举行“记住我,留住爱的记忆”2015年老年痴呆病义诊活动。届时神经内科专家、医生将共同为老年……详细>>
-
孩子怕打针逃离医院50公里,网友:体校快来抢人,马拉松没你我不看?如何克服孩子打针的恐惧心理?
-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害怕打针,孩子出生后需打各种各样的预防针,每次听到孩子打针时撕心裂肺的哭,家长很是心疼,不过家长需克服孩子打针的恐惧心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