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泌尿系统标本的临床所见Other specified Clinical findings in specimens from the urinary system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1:13
编码MF8Y

关键词

索引词Clinical findings in specimens from the urinary system、其他特指的泌尿系统标本的临床所见、肾小球疾病伴轻微的肾小球异常、肾小球疾病伴微小病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伴轻微的肾小球异常、归类在他处的肾小球疾病伴轻微的肾小球异常、肾小球疾病伴增生性肾小球改变、肾小球疾病伴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继发性弥漫性系膜增生、归类在他处疾病引起的弥漫性系膜增生、归类在他处疾病引起的弥漫性系膜增生(肾小球疾病)、继发性弥漫性系膜增生(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伴局灶性和节段性增生、继发性局灶性和节段性增生、归类在他处疾病引起的局灶性和节段性增生、肾小球疾病伴弥漫性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归类在他处的情况引起的弥漫性增生、肾小球疾病伴毛细血管坏死、肾小球疾病伴小于50%的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伴急性细胞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伴慢性纤维变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伴局灶性和节段性硬化、局灶性和节段性透明变性及硬化、局灶性硬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塌陷性肾小球疾病伴局灶性和节段性硬化、顶部病变型肾小球疾病伴局灶性和节段性硬化、门部型肾小球疾病伴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肾小球疾病伴膜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抗PLA2抗体阳性膜性/膜外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伴膜性肾小球肾炎、归类在他处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伴膜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伴膜增生性肾小球改变、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伴膜增生性肾小球改变、归类在他处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伴膜性增生性肾小球改变、肾小球疾病伴致密物沉积病、膜增生性II型、肾小球膜毛细血管II型、肾小球疾病伴IgA病、IgA肾病、免疫球蛋白A肾病、Berger病、肾小球疾病伴慢性球性硬化和进展性慢性损伤、肾小球疾病伴典家族和遗传性疾病的特有表现、符合家族性血尿的基底膜变薄、符合奥尔波特综合征的基底膜分离和改变、符合法布里病的胞质空泡形成、肾小球疾病伴归类在他处的系统性疾病的特有表现、狼疮性肾小球性肾炎、与淀粉样变和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相关的肾小球疾病、缺血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胆固醇性栓塞性疾病、特发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特发性非糖尿病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
缩写其他特指泌尿系统标本临床所见
别名其他特指的泌尿系统样本临床观察、其他指定泌尿系统标本发现、Other-specified-clinical-findings-in-specimens-from-the-urinary-system

未特指的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肾活检病理学检查
      • 明确存在肾小球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免疫复合物沉积),但无法归类为特定类型的原发性、继发性或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2.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尿检异常
      •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 mg)或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 镜下血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或肉眼血尿。
    • 排除其他特定肾小球疾病
      • 通过临床评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明确分类的肾小球疾病。
  3.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肾功能损害
      • 血肌酐升高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²。
    • 高血压
      • 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需要降压药物治疗。
    • 水肿
      • 下肢、眼睑或全身性水肿,与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相关。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实验室检查
    │ ├── 尿液分析(尿蛋白、尿沉渣)
    │ ├── 血液检查(肾功能、血清白蛋白)
    │ └── 免疫学检查(ANA、补体C3/C4)
    ├── 影像学检查
    │ ├── 肾脏超声(评估肾脏大小、结构)
    │ └── CT/MRI(排除梗阻性病变)
    └── 病理学检查
    └── 肾活检(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2. 判断逻辑

    • 尿液分析
      • 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需进一步定量检测。
      • 红细胞管型:支持肾小球源性血尿。
    • 血液检查
      •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需结合eGFR评估分期。
      • 低白蛋白血症:与大量蛋白尿相关,支持肾病综合征可能。
    • 肾活检
      • 光镜:观察肾小球结构(如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
      • 免疫荧光:排除免疫复合物沉积型疾病(如IgA肾病)。
    • 影像学
      • 肾脏缩小:提示慢性肾损伤,需排除终末期肾病。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尿液检查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 g:提示肾病综合征(需结合血清白蛋白)。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 mg/g:显著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损伤。
  2. 血液检查

    • 血清白蛋白<30 g/L:低白蛋白血症,需排查肾病综合征或营养不良。
    • 血肌酐>133 μmol/L(男)或>124 μmol/L(女):提示肾功能不全。
  3. 免疫学检查

    • 补体C3/C4降低:提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需进一步鉴别。
    • 抗核抗体(ANA)阳性: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损害。
  4. 肾活检病理

    • 系膜增生性病变:需结合临床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病因。
    • 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能提示未分类的遗传性肾病(如薄基底膜病)。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肾活检排除特定类型肾小球疾病,结合持续性尿检异常及肾功能评估。
  • 辅助检查重点:尿液分析筛查蛋白尿/血尿,影像学排除结构异常,免疫学检查鉴别继发性病因。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动态监测蛋白尿程度、肾功能变化及免疫指标,指导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 KDIGO《肾小球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