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体内疾病的皮肤表现Other specified Cutaneous markers of internal disorders
编码EL3Y
关键词
索引词Cutaneous markers of internal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体内疾病的皮肤表现、血或免疫系统疾病的皮肤体征、肌肉骨骼疾病的皮肤体征、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的皮肤体征、糖尿病相关皮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皮肤体征、霉菌病样脓皮病、增殖性脓性皮炎和脓性口炎、增殖性脓性皮炎、增殖性脓皮病Hallopeau型、增殖性脓性口炎、增殖性脓皮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皮肤体征、肾或尿路疾病的皮肤体征、由获得性或医源性免疫缺陷引起的皮肤疾病、医源性免疫抑制引起的皮肤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关的皮肤疾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的嗜酸性毛囊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丘疹性痒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的瘙痒、被HIV改变的银屑病、HIV相关脂溢性皮炎、HIV感染相关脂溢性皮炎、被HIV改变的皮肤病、HIV相关脂肪营养不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脂肪营养不良、皮肤软化斑
缩写其他特指体内疾病皮肤表现
(EL3Y) 其他特指的体内疾病的皮肤表现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原发疾病确诊证据:
- 通过实验室或影像学确认存在明确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
- 皮肤病变的病理活检显示与特定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特征性改变(如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的栅栏样肉芽肿、红斑狼疮的界面皮炎)。
- 原发疾病确诊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关联性证据):
- 时空关联性:
- 皮肤表现与原发疾病病程同步出现或加重(如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恶化时瘙痒加重)。
- 特异性皮损形态:
- 具有典型特征的皮肤表现(如黑棘皮病的天鹅绒样斑块、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 时空关联性: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原发疾病经标准方法确诊。
- 皮肤病变经组织病理学验证与系统性疾病存在明确关联。
- 若无法获取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原发疾病确诊 + 至少3项支持条件(如特征性皮损、实验室异常、治疗反应)。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血生化(血糖、肌酐、尿酸)
│ ├── 免疫学(ANA、抗dsDNA、补体)
│ └── 肿瘤标志物(CEA、CA19-9)
├── 影像学
│ ├── 腹部超声/CT(评估内脏病变)
│ └── X线(关节受累评估)
└── 专科检查
├── 皮肤活检(组织病理+特殊染色)
└── 直接免疫荧光(免疫复合物沉积检测)
- 判断逻辑:
- 皮肤活检:
- 界面皮炎提示红斑狼疮,栅栏样肉芽肿提示类脂渐进性坏死。
- PAS染色阳性提示糖尿病相关皮肤病变。
- 免疫学检查:
- 抗核抗体(ANA)阳性需警惕结缔组织病相关皮肤表现。
- 肿瘤标志物:
- CA125升高伴获得性鱼鳞病需排查卵巢癌。
- 皮肤活检: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 提示糖尿病相关皮肤病变(如硬肿病) |
血肌酐 | ≥133 μmol/L(男) | 慢性肾病继发瘙痒症/钙化防御 |
ANA | ≥1:160 | 提示SLE等自身免疫病皮肤表现 |
IgE | >150 IU/mL | 特应性体质相关皮肤表现 |
血清铁蛋白 | >500 μg/L | 血色病相关青铜色皮肤改变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强调原发疾病与皮肤表现的病理生理联系,皮肤活检是金标准。
- 检查策略:优先完成原发疾病的实验室/影像学诊断,再通过皮肤病理验证关联性。
- 鉴别重点:需排除原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及药物反应导致的皮肤改变。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皮肤表现章节
-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
-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