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咽炎Acute viral pharyngitis
编码CA02.1
子码范围CA02.10 - CA02.1Z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viral pharyngitis
缩写AVP
别名病毒性喉咙痛、病毒性咽喉炎、病毒感染性咽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如PCR)检出特定病毒核酸(如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 血清学检测: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咽喉痛(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吞咽时加剧)。
- 吞咽困难(尤其在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
- 轻度至中度发热。
- 干咳(部分患者伴有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
- 颈部淋巴结肿大(受累区域附近的淋巴结可触及增大的情况)。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有密切接触病毒感染者或在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史。
- 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如咽拭子培养阴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咽喉痛+吞咽困难+轻度至中度发热)。
- 流行病学史(近期有病毒感染接触史)。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颈部超声:
- 异常意义: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扁桃体炎)。
- CT或MRI:
- 异常意义:严重病例可考虑进行,以评估咽部及邻近组织的炎症程度。主要用于复杂病例或怀疑并发症的情况。
- 颈部超声:
-
临床鉴别检查:
- 咽部镜检:
- 异常意义:直接观察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及渗出物,有助于与其他咽部疾病(如细菌性咽炎、扁桃体炎)鉴别。
- 鼻腔镜检:
- 异常意义:排除鼻腔炎症导致的症状。
- 咽部镜检:
-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可疑病毒感染接触史,增强诊断指向性。
- 暴露史追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PCR):
- 阳性:直接确诊病毒性咽炎,检出率约60%-80%。
- 咽拭子培养:
- 阴性:排除细菌感染,阴性率约80%-90%。
- 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PCR):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常见于50%-70%的病例。
-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进一步支持病毒感染诊断,常见于50%-70%的病例。
-
血清学检查:
- 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4倍增长):支持近期病毒感染,适用于无法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
-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或轻度升高:提示非细菌性感染,通常低于10 mg/L。
-
便常规:
- 一般无异常:用于排除其他胃肠道感染。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原学证据(如PCR检测),结合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如颈部超声)和临床评估(如咽部镜检)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滴度)。
权威依据:中华康网《急性咽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百度百科《病毒性咽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