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咽炎Other specified Acute viral pharyngitis
编码CA02.1Y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viral pharyngitis、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咽炎
缩写AVP、急性病毒性咽炎
别名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病毒感染性咽炎、急性病毒咽炎、急性病毒性喉咽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感染性病原体
XN8R7 正多瘤病毒
XN7UP
约翰·坎宁安病毒XN82V 副粘病毒
XN5PM
雪松病毒XN53N
亨德拉病毒XN513
人类偏肺病毒XN22H
腮腺炎病毒XN186
麻疹病毒XN4QJ
腮腺炎病毒属XN98T
亨尼波病毒XN6CR
副流感病毒XN931
尼帕病毒XN41M 肝炎病毒
XN40D
甲型肝炎病毒XN5XD
GB病毒C型XN7TG
戊型肝炎病毒XN1EZ
丙型肝炎病毒XN99N
丁型肝炎病毒XN0GA
乙型肝炎病毒XN6BW
己型肝炎病毒XN6T9 水疱病毒
XN2BR
金迪普拉病毒XN9XS
水疱性口炎病毒XN9RK 杯状病毒
XN9EH
札如病毒XN4EB
兔病毒属XN8L1
奈伯病毒属XN3Y2
诺如病毒XN0R6
囊病毒XN7UC 痘病毒
XN81C
亚巴猴肿瘤病毒XN06N
痘苗病毒XN0AU
牛痘病毒XN5G8
软疣痘病毒XN1M0
副痘病毒XN00B
猴痘病毒分支IIaXN9XX
Clade Ia型猴痘病毒XN4L3
猴痘病毒分支IXN0CV
雅塔痘病毒属XN4Q0
天花病毒XN8ZK
Clade Ib型猴痘病毒XN7VR
猴痘病毒分支IIbXN7YE
传染性软疣病毒XN1BH
猴痘病毒分支IIXN7JF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XN8JR
假牛痘病毒XN32K
正痘病毒属XN0K5
特纳河痘病毒XN3Y3
水牛痘病毒XN2GM
猴痘病毒XN8E5
羊传染性口疮病毒XN83D 冠状病毒
XN1V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XN53K
BA.2XN3BD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XN1N9
棕果蝠冠状病毒HKU9XN9LB
SARS-CoV-2卡帕XN39J
SARS-CoV-2缪XN1GK
SARS-CoV-2伊普西龙XN8RW
EG.5XN3UD
SARS-CoV-2约塔XN8Z4
BF.7XN5BQ
SARS-CoV-2伽马XN51Y
XBBXN201
XBB.1.16XN72A
XBB.1.5XN7CX
人冠状病毒OC43XN5V7
伏翼蝙蝠冠状病毒HKU5XN4Q7
SARS-CoV-2贝塔XN4Q1
SARS-CoV-2西塔XN109
SARS-CoV-2XN161
SARS-CoV-2奥密克戎XN6AM
SARS-CoV-2拉姆达XN4UD
BQ.1XN9KN
人冠状病毒HKU1XN2V4
SARS-CoV-2艾塔XN031
BA2.86XN1GJ
扁颅蝠冠状病毒HKU4XN0UA
人冠状病毒229EXN3ZE
SARS-CoV-2截塔XN3QV
BA.1XN8V6
SARS-CoV-2德尔塔XN0HL
SARS-CoV-2阿尔法XN7S5 布尼亚病毒
XN6XF
莫洛峡谷病毒XN4AP
安德斯病毒XN3V9
托斯卡纳白蛉病毒XN72W
西西里白蛉病毒XN4S8
正布尼亚病毒属XN9BY
奥兰病毒XN6P0
拉古纳内格拉病毒XN18Y
索诺斯城堡病毒XN7AS
裂谷热白蛉病毒XN66E
黑港渠病毒XN2BW
马西尔病毒XN2VC
里约马莫雷病毒XN2YW
蓬塔托罗病毒XN9G5
图拉病毒XN057
图纳里峰病毒XN5VU
白蛉病毒XN5JV
诺阿病毒XN16H
多布拉伐病毒XN8AF
茂朱病毒XN2WJ
长沼病毒XN0A0
贝尔梅霍病毒XN9PD
萨雷马岛病毒XN8UR
库尔基诺病毒XN09U
Cristoli病毒XN95V
索契病毒XN4U2
奥罗普切正布尼亚病毒XN2C8
南洋杉病毒XN2CJ
黎奇瓜纳斯病毒XN7FG
那不勒斯白蛉病毒XN2QZ
沟病毒XN17V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XN8LW
蓝河病毒XN2VY
阿纳贾图巴病毒XN3PV
汉城病毒XN3GW
汉坦病毒XN5SF
穆勒舒病毒XN8G9
朱基塔巴病毒XN28L
普马拉病毒XN65X
佩尔加米诺病毒XN3BT
大别班达病毒XN7R1
辛诺瓦病毒XN0E0
索冲病毒XN9UC
阿穆尔病毒XN9VX
纽约病毒XN8AQ
阿拉拉夸拉病毒XN3WK
莫农加希拉病毒XN5SG 流感病毒
XN0AS
甲型H6N1流感病毒XN2J2
甲型H1流感病毒XN412
甲型H9N2流感病毒XN5SY
甲型H10N3流感病毒XN67Q
丁型流感病毒XN8Q3
甲型H7N3流感病毒XN02Z
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XN66Y
甲型H10N7流感病毒XN3VG
甲型H1N2v流感病毒XN0MW
甲型H10N8流感病毒XN8YT
甲型H7N7流感病毒XN7JR
甲型H5N6流感病毒XN6WE
甲型H3N2流感病毒XN6MR
甲型H5流感病毒XN81W
马甲型H3N8流感病毒XN8WA
甲型H3流感病毒XN8WJ
甲型流感病毒XN9SG
甲型H1N1 pdm2009流感病毒XN16M
甲型H2N2流感病毒变异XN9FE
甲型H3N2v流感病毒XN476
猪甲型H3N2流感病毒XN71C
甲型H9流感病毒XN79W
甲型H2N2流感病毒XN297
甲型H1N1流感病毒XN35G
甲型H7N9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亚型)XN8SG
乙型流感病毒XN3UU
甲型H3N2巴拿马2007/99流感病毒XN3UJ
甲型H1pdm09N 2:6重组流感病毒XN5WA
甲型H7N4流感病毒XN4TT
甲型H5N1流感病毒(禽甲型流感病毒)XN6MY
甲型H5N8流感病毒XN8U3
丙型流感病毒XN9Z9
甲型H1N1v流感病毒XN2SA
甲型H7N2流感病毒XN5DQ
甲型H5N2流感病毒XN9GE
甲型H7N2流感病毒XN9HE
甲型H3N2莫斯科/10/99流感病毒XN1BE 虫媒病毒
XN5VQ
拉克罗斯病毒XN5VQ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XN7X8 细小病毒属
XN8PS
红病毒属XN447
博卡病毒XN8AC 沙粒病毒
XN2WG
查帕雷病毒XN45B
马秋波病毒XN2ZL
胡宁病毒XN56K
瓜纳瑞托病毒XN77P
卢约病毒XN4ZL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XN0CU
拉沙病毒XN55S
萨比亚病毒XN7V1 人疱疹病毒
XN6DH
鱼疱疹病毒属XN5V1
单纯疱疹病毒2型XN41T
单纯疱疹病毒1型XN7NE
棒状病毒属XN0R2
EB病毒XN465
α疱疹病毒亚科XN3SQ
巨细胞病毒XN2VN
γ疱疹病毒亚科XN0TA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XN5FN
鼠巨细胞病毒属XN8AM
B型玫瑰疹病毒XN1GF
玫瑰疹病毒XN9NM
A型玫瑰疹病毒XN9QL
玫瑰糠疹病毒XN8TA
β疱疹病毒亚科XN42C
马立克病毒属XN4P4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XN4P4
星状病毒XN5VM 博尔纳病毒
XN395
博尔纳病病毒1型XN125
班松鼠波纳病毒1型XN2F7 风疹病毒属
XN2WE
风疹病毒XN33B 狂犬病毒
XN796
狂犬病病毒XN6N7 轮状病毒
XN71N
E组轮状病毒XN6TN
A组轮状病毒XN0F5
C组轮状病毒XN55H
B组轮状病毒XN29P
D组轮状病毒XN29P
呼肠孤病毒XN2P0 肠道病毒属
XN3MC
柯萨奇病毒XN2T1
循环疫苗衍生的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1XN
循环疫苗衍生的2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19Z
鼻病毒XN6KZ
野生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2TU
埃可病毒XN3M0
脊髓灰质炎病毒XN97R
野生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7UU
循环疫苗衍生的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9CF
野生2型脊髓灰质炎病毒XN0AC 黄病毒
XN8WB
蜱传脑炎病毒-远东亚型XN4E1
西尼罗病毒XN7C2
罗西奥病毒XN4LG
蜱传脑炎病毒-西伯利亚亚型XN2EQ
登革病毒4型XN0L1
蜱传脑炎病毒XN22Z
登革病毒1型XN1MT
蜱传脑炎病毒-欧洲亚型XN9ZK
日本脑炎病毒XN7W2
Alkhurma出血热病毒XN9S3
黄热病毒XN1H2
寨卡病毒XN5QW
圣路易脑炎病毒XN4RL
登革病毒2型XN9XQ
登革病毒3型XN2JR
科萨努尔森林病毒XN4CA
登革病毒XN6ME 甲病毒属
XN9WS
奥克尔布病毒XN2CK
西方马脑炎病毒XN132
嗜睡症病毒XN4ZB
基孔肯雅病毒XN87D
孜拉加奇病毒XN2B3
特罗卡拉病毒XN0UF
犰狳病毒XN6XS
贝巴鲁病毒XN0H9
恩杜姆病毒XN4D3
鲑鱼胰腺病病毒XN445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XN5MK
南方象海豹病毒XN78T
东方马脑炎病毒XN7PD
穆坎布病毒XN0SK
奥拉病毒XN6AD
奥-奈氏病毒XN34P
莫斯达斯佩德拉斯病毒XN3YZ
皮舒纳病毒XN4ER
图那特病毒XN3D4
西门利克森林病毒XN49A
罗斯河病毒XN434
巴班肯病毒XN240
帕纳梅拉病毒XN26A
埃弗格赖德病毒XN5KQ
巴马森林病毒XN0D6
辛徳毕斯病毒XN5ZC
马亚罗病毒XN79Q
里奥内格罗病毒XN8PC
瓦塔罗阿病毒XN1VS
米德尔堡病毒XN9WH 多瘤病毒
XN0TQ
BK多瘤病毒XN48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XN71W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XN8L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XN8W9 肺炎病毒
XN275
呼吸道合胞病毒XN8JY 人乳头瘤病毒
XN2FC
人乳头瘤病毒2型XN7DE
人乳头瘤病毒6型XN6LA
人乳头瘤病毒1型XN97Y
人乳头瘤病毒18型XN3HA
人乳头瘤病毒31型XN7T9
人乳头瘤病毒11型XN2KP
人乳头瘤病毒45型XN2NK
人乳头瘤病毒16型XN6FR 反转录病毒
XN0TH
β逆转录病毒XN2R0
α逆转录病毒XN4K8
γ逆转录病毒XN6JB
肿瘤病毒XN787
δ逆转录病毒XN5R7
慢病毒属XN6HX
ε逆转录病毒XN6R5 丝状病毒
XN4XZ
马尔堡病毒属XN12Y
邦巴利病毒XN8JT
本迪布焦病毒XN8TT
塔伊森林病毒XN2LW
埃博拉病毒XN5M2
拉文病毒XN3F2
马尔堡病毒XN1EN
埃博拉病毒XN9QG
雷斯顿病毒XN13U
苏丹病毒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咽炎(ICD11编码:CA02.1Y)是急性咽炎的一种亚型,特指由明确识别的特定病毒(未在ICD-11其他分类中单独列出)引起的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临床以咽部充血、疼痛、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程呈自限性(通常1-2周),但症状可能显著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通过实验室检测或流行病学证据确认具体病原体归属此类。
病因学特征
-
病原体特征:
- 病原体为已明确识别的特定病毒,包括但不限于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冠状病毒(非SARS-CoV-2型)及部分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不典型致病病毒需结合临床判断。
-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和接触污染表面为主,病毒通过吸附咽部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启动感染。
-
感染机制:
- 病毒侵入后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溶解并释放促炎因子(如IL-1β、IL-8),引发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及神经末梢敏感化(咽痛主因)。
- 免疫应答以固有免疫为主,IgA分泌及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可限制病毒扩散,但过度炎症可能加重组织水肿。
-
诱发因素:
- 环境暴露:低湿度环境导致黏膜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暴露于刺激性气体(如甲醛)或职业粉尘。
- 宿主状态:局部免疫缺陷(如IgA缺乏)、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烟草暴露。
- 传播场景:密闭空间内密切接触(托幼机构、公共交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病理机制
-
局部病理:
- 急性期可见咽部黏膜广泛充血,淋巴滤泡增生伴浆液性渗出,重症可见散在黏膜浅溃疡(柯萨奇病毒A10、A16感染典型表现)。
- 无细菌性感染的伪膜形成,此特征可用于鉴别白喉等细菌性咽炎。
-
全身机制:
- 发热由IL-1、IL-6等内源性致热原介导,与病毒血症无必然关联(多数病毒局限于呼吸道)。
- 乏力、肌痛与前列腺素E2介导的全身性能量代谢调节相关,非病毒直接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
-
核心症状:
- 咽痛:起病12-24小时内达高峰,常向耳部放射,吞咽时加剧。
- 咽部体征: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伴点状充血(区别于链球菌性咽炎的弥漫性猩红热样红斑)。
- 发热:成人多低于38.5°C,儿童可达39°C,通常持续≤3天。
-
支持症状:
- 前驱症状:部分病例发病前1-2天有鼻塞、声嘶等上感表现(腺病毒常见)。
- 伴随现象:一过性颈部淋巴结压痛(颌下淋巴结为主)、味觉短暂减退(炎症累及舌咽神经分支)。
-
警示征象(需排查并发症):
- 咽痛持续加重超过72小时
- 喘鸣或呼吸困难(提示会厌受累)
- 皮疹或口腔疱疹(需鉴别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病毒性咽炎》;搜狐网《急性咽炎:病毒与细菌交织的常见病》;中华康网《急性咽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注:参考文献保留用户指定来源,但建议临床实践中优先参考《热病学》《呼吸病学》等权威教材及UP TO DATE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