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产力异常Unspecified Abnormalities of forces of labour
编码JB02.Z
关键词
索引词Abnormalities of forces of labour、未特指的产力异常、产力异常
缩写未特指产力异常、JB02Z
别名不明原因产力异常、产力问题、子宫收缩异常、未特指子宫收缩异常
未特指的产力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产程动力学异常:
-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小时,经产妇>14小时)或活跃期停滞(宫颈扩张速率<1cm/h)。
- 宫腔内压力持续异常(<25mmHg或>80mmHg)且排除药物干扰。
- 排除特指类型:
- 不符合ACOG定义的典型宫缩乏力(协调性收缩<2次/10分钟)或宫缩过强(>5次/10分钟)标准。
- 产程动力学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复合性收缩异常:
- 同时存在收缩乏力特征(宫缩间隔不规则+强度弱)和过强特征(宫缩持续时间>60秒+剧烈腹痛)。
- 胎心监护显示混合型异常(变异减速合并晚期减速)。
- 诱因关联:
- 存在≥2项高危因素(如精神焦虑+子宫畸形/感染史/药物使用)。
- 复合性收缩异常: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且至少满足1项"支持条件"即可诊断。
- 若缺乏宫腔内压力监测,需同时满足:
- 产程异常(总产程>24小时或<3小时)。
- 客观体征(宫颈裂伤/病理性缩复环/胎儿窘迫)。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产力评估] --> B[基础监测] A --> C[进阶检查] B --> B1[腹部触诊] B --> B2[宫缩计时] B --> B3[胎心监护] C --> C1[宫腔内压力导管] C --> C2[超声评估] C --> C3[骨盆MRI] C1 --> D[压力值:<25或>80mmHg] C2 --> E[宫颈长度≤2cm/羊水指数<5] C3 --> F[骨盆不对称/头盆不称]
判断逻辑:
- 腹部触诊:
- 宫缩<3次/10分钟→支持乏力;宫缩>5次/10分钟+子宫僵硬→支持过强。
- 关联性:需结合胎心监护排除假性宫缩。
- 宫腔内压力导管:
- 金标准,压力<25mmHg提示乏力,>80mmHg提示过强,波动于25-80mmHg为未特指型。
- 超声评估:
- 宫颈扩张停滞+羊水过少→支持继发性乏力;宫颈快速扩张+羊水血染→支持过强。
- 骨盆MRI:
- 发现骨盆不对称(耻骨弓角度<90°)时,需重新评估产力异常性质。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HCT升高(>45%):提示脱水或血液浓缩,需补液纠正电解质。
- WBC>15×10⁹/L:提示感染性诱因(如绒毛膜羊膜炎),需立即抗感染治疗。
-
电解质:
- K⁺<3.5mmol/L:低钾血症削弱子宫肌电传导,需静脉补钾并暂停缩宫素。
- Na⁺<135mmol/L:低钠血症加重宫缩不协调,限制输液量并监测渗透压。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0.5mg/L:预示产程延长相关血栓风险,需预防性抗凝。
-
动脉血气:
- pH<7.3+乳酸>4mmol/L:提示母体代谢性酸中毒,需评估胎儿窘迫。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产程动力学监测(压力导管+胎心监护),排除特指类型。
- 辅助检查重点:超声评估宫颈变化,MRI排除机械性梗阻。
- 实验室预警:血常规/电解质异常提示诱因管理优先级。
参考文献: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09: Obstetric Care Consensus
WHO《产程管理与并发症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