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或新生儿硬膜下非创伤性出血Subdural nontraumatic haemorrhage of fetus or newborn

更新时间:2025-06-19 02:02:19
编码KA82.7

关键词

索引词Subdural nontraumatic haemorrhage of fetus or newborn、胎儿或新生儿硬膜下非创伤性出血、胎儿或新生儿硬膜下出血NOS、胎儿或新生儿缺氧或低氧性硬膜下出血
同义词subdural haemorrhage in fetus or newborn NOS、anoxic or hypoxic subdural haemorrhage of fetus or newborn
缩写SDH
别名新生儿硬膜下出血、婴儿硬膜下出血、无外伤性硬膜下出血、自发性硬膜下出血

胎儿或新生儿硬膜下非创伤性出血(KA82.7)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头颅超声/CT/MRI显示硬膜下腔存在明确血肿(急性期:CT呈高密度影,MRI-T1等信号/T2低信号;亚急性期:MRI-T1/T2均高信号)。
      • 出血位置需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排除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
    • 排除创伤性原因
      • 详细分娩史评估排除产伤(如器械助产、急产、巨大儿);
      • 无明确头部外伤史(跌落、撞击等)。
  2.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学依据)

    • 临床表现吻合
      • ≥1项典型症状(烦躁不安+喂养困难)且≥1项典型体征(前囟饱满+头围增大);
      • 严重病例需伴抽搐/昏迷/呼吸暂停。
    • 高危病因存在
      • 围产期缺氧事件(Apgar评分≤3分持续5分钟,或脐动脉血pH<7.0);
      • 实验室证实的凝血障碍(PT延长>4秒或血小板<100×10⁹/L);
      • 先天性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证据);
      • 宫内感染(母体TORCH-IgM阳性或新生儿血培养阳性)。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影像学证据+排除创伤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但满足以下全部:
      • 典型临床表现(前囟饱满+头围增大+烦躁);
      • ≥1项高危病因;
      • 脑脊液检查排除感染性/代谢性脑病。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病例] --> B{首选影像学} B --> B1[头颅超声] --> B11[经囟门扫查] B --> B2[头颅CT] --> B21[急诊快速评估] B --> B3[头颅MRI] --> B31[亚急性期/脑损伤评估] A --> C{实验室筛查} C --> C1[凝血功能] --> C11[PT/APTT/纤维蛋白原] C --> C2[血常规] --> C21[血小板+血红蛋白] C --> C3[代谢指标] --> C31[血糖/电解质/血气] A --> D{病因溯源} D --> D1[母体血清学] --> D11[TORCH/凝血因子] D --> D2[遗传检测] --> D21[凝血基因panel] D --> D3[感染标志物] --> D31[CRP/PCT/培养]

  2. 判断逻辑

    • 头颅超声
      • 阳性:硬膜下腔新月形无回声区(急性)或混合回声区(亚急性)。
      • 优势:无辐射、可床边操作,敏感度>90%(前囟未闭者)。
    • 头颅CT
      • 急性出血:沿颅骨内板分布的均匀高密度影,CT值>50 HU。
      • 注意事项:辐射暴露限用于急诊或超声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者。
    • 头颅MRI
      • 亚急性出血:T1高信号+T2低信号(72小时后);
      • 脑损伤评估:DWI序列检测继发性缺血灶。
    • 实验室检查层级
      • 凝血异常→排查维生素K缺乏/遗传性凝血病;
      • 血小板减少→警惕败血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代谢性酸中毒→提示缺氧性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新生儿) 异常意义 临床行动建议
PT 11-16秒 >16秒:凝血因子缺乏(II/VII/X) 静脉补充维生素K,FFP输注
APTT 28-45秒 >45秒:内源性凝血障碍(VIII/IX/XI缺乏) 基因检测排除血友病
血小板计数 150-400×10⁹/L <100×10⁹/L:出血风险↑ 排查感染/免疫性破坏,输注血小板阈值<50×10⁹/L
纤维蛋白原 1.5-4.0 g/L <1.0 g/L:DIC或肝衰竭 冷沉淀输注+病因治疗
血糖 2.6-7.0 mmol/L <2.6 mmol/L:低血糖性脑损伤 立即静注10%葡萄糖
C-反应蛋白 <10 mg/L >50 mg/L:提示细菌感染 血培养+经验性抗生素
脑脊液红细胞 <1000×10⁶/L >10000×10⁶/L:需排除创伤性穿刺损伤 对比穿刺初/末管红细胞计数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影像学(超声/CT/MRI)直接显示硬膜下血肿+排除创伤。
  • 辅助检查策略
    • 首选经囟门头颅超声,次选CT(急诊)或MRI(脑损伤评估);
    • 实验室聚焦凝血功能+代谢指标+感染筛查。
  • 实验室关键点
    • PT/APTT延长需紧急纠正凝血障碍;
    • 血小板<100×10⁹/L是干预临界值;
    • 顽固性低血糖需警惕遗传代谢病。

参考文献

  1. Volpe JJ. Neurology of the Newborn (6th ed). Elsevier.
  2. AAP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Management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Pediatrics.
  3. WHO Guidelines: Neonatal Seizures an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