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Other specified Certain specifi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0:23
编码8B22.Y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specifi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后部可逆性脑补综合征、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多发或双侧大脑前动脉综合征、脑前动脉综合征NOS、脑前动脉供血不足NOS、多发或双侧大脑前动脉综合征,缓解过程未特指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或双侧大脑前动脉综合征,缓解过程未特指、多发或双侧大脑前动脉综合征,在1-24小时内完全缓解、多发或双侧大脑前动脉综合征,在1小时内完全缓解、脑坏死、急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缺血性脑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病、Binswanger脑病、慢性进行性皮质下脑病、慢性皮质下脑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皮质下白质脑病、进行性血管性白质脑病
缩写其他特指脑血管病
别名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变、其他特定的脑血管疾病

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MRI显示特异性病变,如皮质下白质广泛性脱髓鞘(宾斯旺格病)或后部脑白质水肿(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需符合以下标准:
      • T2加权像高信号、FLAIR序列白质高信号(≥3个脑叶受累)。
      • 排除其他病因(如多发性硬化、脑肿瘤)。
    • 临床表现匹配
      • 典型症状组合:执行功能障碍 + 步态障碍(如小步态/冻结步态),或视觉空间障碍 + 雷击样头痛。
      • 症状持续 ≥24小时,且与影像学病变部位一致。
  2.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证据
      • 脑脊液检查:蛋白质含量 >45 mg/dL(提示血脑屏障破坏)。
      • 血液检查:D-二聚体 ≥0.5 mg/L(提示高凝状态),或 CRP ≥10 mg/L(提示炎症活动)。
    • 血管评估
      • 脑血管造影(DSA/MRA/CTA)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或异常扩张(狭窄率 ≥50%)。
    • 危险因素与病史
      • 高血压病史(收缩压 ≥140 mmHg或舒张压 ≥90 mmHg)。
      • 近期血压急剧波动(如收缩压变化 ≥40 mmHg/24小时)。
      • 免疫抑制治疗史或心脏事件史(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影像学证据 + 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 若无明确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支持条件中的实验室异常(D-二聚体或CRP升高)。
      • 脑血管造影异常(狭窄或闭塞)。
      • 典型症状(如认知衰退或癫痫发作)。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层次结构)

    • 一级检查(核心筛查)
      • 神经影像学
      • MRI(包括T1、T2、FLAIR序列):首选用于白质病变评估。
      • CT:急性期出血或梗死筛查(如低密度影提示梗死)。
      • 临床评估
      • 神经系统查体(肌力、感觉、反射测试)。
      • 认知功能量表(如MMSE或MoCA评分)。
    • 二级检查(病因鉴别)
      • 血管评估
      • 脑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MRA/CTA为无创替代)。
      • 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异常筛查。
      • 实验室筛查
      • 血液检查(凝血功能、炎症标志物)。
      • 脑脊液检查(压力、蛋白定量)。
    • 三级检查(特殊机制评估)
      • 电生理检查
      • EEG:癫痫样活动监测。
      • 遗传/免疫检测
      • 抗磷脂抗体、HLA-B27检测(针对血管炎或遗传倾向)。
  2. 判断逻辑

    • MRI解读
      • 异常意义:白质高信号(FLAIR序列)提示慢性缺血性脱髓鞘(如宾斯旺格病);后部脑水肿提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需与急性梗死(DWI高信号)鉴别。
      • 关系:若MRI阴性但症状典型,升级至脑血管造影以排除血管狭窄。
    • 脑血管造影判断
      • 异常意义:狭窄≥50%支持低灌注机制;动脉瘤或畸形提示结构性病变。阴性结果可排除大血管病因,转向小血管评估。
    • 实验室检查整合
      • D-二聚体升高 + 影像学缺血灶 → 提示血栓倾向,需抗凝评估。
      • CRP升高 + 脑脊液蛋白增高 → 指向炎症性血管病变,需免疫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D-二聚体升高(>0.5 mg/L)
      • 意义:提示高凝状态或微栓塞,需排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遗传性血栓倾向。
      • 处理建议:启动抗凝治疗(如肝素),并行血栓筛查。
    • CRP升高(>10 mg/L)
      • 意义:反映血管炎症活动,常见于血管炎或感染相关脑血管病。
      • 处理建议:加测ESR、ANA,考虑免疫抑制剂治疗。
    • 血常规异常
      • 白细胞计数 >11×10⁹/L:提示急性炎症或感染风险。
      • 血小板 <150×10⁹/L:增加出血倾向,调整抗血小板药物。
  2. 脑脊液检查

    • 压力增高(>200 mmH₂O)
      • 意义:指示颅内压升高,可能继发于脑水肿或静脉回流障碍。
      • 处理建议:降颅压治疗(如甘露醇),并行MRI排除占位病变。
    • 蛋白质含量增高(>45 mg/dL)
      • 意义:血脑屏障破坏标志,支持血管源性水肿(如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 处理建议:控制血压波动,优化免疫治疗方案。
  3. 其他检查

    • 凝血功能异常(PT/INR延长)
      • 意义:出血风险增加,需调整抗凝策略。
    • 抗磷脂抗体阳性
      • 意义:提示自身免疫性血管病变,关联复发缺血事件。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MRI证据结合典型临床表现,重点关注白质病变或后部水肿。
  • 辅助检查策略:以影像学(MRI/血管造影)为骨干,实验室检查辅助病因分层(如高凝或炎症)。
  • 实验室异常解读:D-二聚体与CRP是血栓/炎症的关键指标,脑脊液蛋白增高强化血管屏障损伤诊断。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关于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最新版)。
  •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 Guidelines on Small Vessel Disease.
  •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ESO) Guidelines on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