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Unspecified Mature B-cell neoplasm with leukaemic behaviour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9:16
编码2A82.Z

关键词

索引词Mature B-cell neoplasm with leukaemic behaviour、未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肿瘤伴白血病行为
缩写未特指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未特指成熟B细胞肿瘤、Unspecified-mature-B-cell-neoplasm-with-leukaemic-behaviour
别名未分类成熟B细胞肿瘤、未明确定义的成熟B细胞肿瘤、不明类型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未指定成熟B细胞肿瘤、未特指成熟B细胞白血病、Unspecified-mature-B-cell-tumor、Undefined-mature-B-cell-neoplasm

未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克隆性B细胞增殖证据
      • 通过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检测到外周血、骨髓或淋巴组织中存在单克隆B细胞(κ或λ轻链限制性表达)。
      • 骨髓活检显示成熟B细胞浸润≥30%有核细胞,并排除其他特定亚型(如CLL/SLL、毛细胞白血病)。
  2. 必须条件

    • 免疫表型特征
      • CD19+、CD20+、表面免疫球蛋白(sIg)+,且不满足其他成熟B细胞肿瘤亚型的特异性标志(如CD5/CD23阴性,或缺乏BRAF V600E突变)。
    • 白血病行为证据
      • 外周血中异常B细胞比例≥5×10⁹/L,或骨髓浸润导致血细胞减少(Hb<100g/L,PLT<100×10⁹/L,ANC<1.5×10⁹/L)。
  3.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或肝脾肿大。
      • B症状(体重减轻>10%、夜间盗汗、持续发热≥38℃)。
    • 遗传学异常
      • 染色体异常(13q-、11q-、17p-)或TP53突变(检出率30%-50%)。
    • 实验室指标
      • LDH升高(≥正常上限1.5倍),β2微球蛋白>3.5mg/L。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含外周血涂片)
    │ └─网织红细胞计数
    ├─骨髓评估
    │ ├─骨髓穿刺(形态学+流式细胞术)
    │ └─骨髓活检(免疫组化+纤维化评估)
    ├─免疫表型分析
    │ ├─流式细胞术(CD19/CD20/CD5/CD23/CD10/CD38)
    │ └─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检测
    ├─遗传学检测
    │ ├─FISH(13q14、11q22、17p13)
    │ └─靶向测序(TP53、NOTCH1、IGHV)
    └─影像学评估
    ├─腹部超声(肝脾大小+淋巴结评估)
    └─CT/MRI(深部淋巴结及结外病变)

  2. 判断逻辑

    •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减少合并外周血异常B细胞≥5%提示白血病行为。
      • 网织红细胞降低提示骨髓浸润导致的无效造血。
    • 骨髓活检
      • CD20+细胞弥漫性浸润伴间质纤维化(≥MF-1级)支持诊断。
    • 流式细胞术
      • CD5-/CD10-表型排除CLL/SLL和滤泡性淋巴瘤。
    • FISH检测
      17p缺失或TP53突变提示预后不良,需调整治疗策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全血细胞计数

    • Hb<100g/L:提示肿瘤浸润导致红细胞生成抑制,需评估输血指征。
    • PLT<50×10⁹/L:出血风险增加,需密切监测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2. LDH与β2微球蛋白

    • LDH>480U/L:反映肿瘤负荷高或侵袭性进展,需加强分期评估。
    • β2微球蛋白>5.5mg/L:提示预后不良,与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
  3. 遗传学异常

    • TP53突变阳性:对传统化疗耐药率高,建议优先选择BTK抑制剂或BCL-2抑制剂。
    • IGHV未突变状态:疾病进展风险增加2-3倍,需缩短随访间隔至3个月。
  4. 影像学指标

    • 脾脏长径>16cm(超声):提示显著脾亢,需评估脾切除或脾区放疗指征。
    • PET-CT SUVmax≥10:可能提示组织学转化,需活检确认。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结合克隆性B细胞证据、免疫表型排他性及白血病行为表现。
  • 分层评估应整合遗传风险因素(如TP53状态)指导个体化治疗。
  • 动态监测LDH、β2微球蛋白及外周血计数对判断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Swerdlow SH,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vised 4th edition). IARC Press, 2017.
  2. Hallek M, et 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updat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LL. Blood 2018;131(25):2745-2760.
  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B-Cell Lymphomas (Version 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