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中枢神经系统或相关组织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stated or presumed to be primary, of specified sites, except of lymphoid, haematopoiet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related tissu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59:19
编码2D3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stated or presumed to be primary, of specified sites, except of lymphoid, haematopoiet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related tissues、未特指的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恶性肿瘤,除外淋巴、造血、中枢神经系统或相关组织
缩写未特指恶性肿瘤、NOS-恶性肿瘤、NOS-malignant-neoplasm
别名不明部位恶性肿瘤、未知部位恶性肿瘤、不明确恶性肿瘤、未指定恶性肿瘤、未具体说明恶性肿瘤

未特指的述及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恶性肿瘤(ICD-11 2D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确诊: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经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恶性肿瘤,且排除淋巴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来源(敏感性95%-98%)

必须条件

  1. 影像学显示明确占位性病变(CT/MRI证实)
  2. 病理学证实恶性肿瘤特征:
    • 细胞异型性(核浆比增大、核分裂象≥5/10HPF)
    • 侵袭性生长(突破基底膜或包膜侵犯)

支持条件

  1. 分子特征:检出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KRAS等,突变率因肿瘤类型而异)
  2. 代谢特征:PET-CT显示SUVmax≥2.5(特异性80%-90%)
  3. 血清标志物:CEA>5μg/L或CA19-9>37U/mL等异常(敏感性40%-60%)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影像学评估
│ ├─ CT增强扫描(定位/分期)
│ ├─ MRI(神经血管侵犯评估)
│ └─ PET-CT(全身转移筛查)
├─ 病理学检查
│ ├─ 粗针穿刺活检
│ └─ 术中冰冻切片
└─ 实验室检测
├─ 血常规(贫血/炎症指标)
├─ 肝肾功能(ALP/ALT评估)
└─ 肿瘤标志物谱

二级检查
├─ 分子检测(NGS靶向测序)
├─ 循环肿瘤DNA检测
└─ 免疫组化(PD-L1/CK7/CK20等)

判断逻辑

  1. CT增强扫描

    • 动脉期强化>20HU提示富血供肿瘤(如肾癌)
    • 静脉期"快进快出"提示肝细胞癌特征
  2. 免疫组化

    • CK7+/CK20- 提示肺腺癌来源
    • CDX2+/CK20+ 提示消化道来源
  3. 循环肿瘤DNA

    • 检出≥2个驱动基因突变支持恶性肿瘤诊断(特异性>90%)

三、实验室参考值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恶性肿瘤相关性)
CEA <5 μg/L >20 μg/L提示消化道/肺腺癌转移(PPV 70%-80%)
CA19-9 <37 U/mL >100 U/mL提示胰胆系肿瘤(特异性85%-90%)
ALP 40-129 U/L >300 U/L提示骨转移或肝转移
LDH 135-214 U/L >500 U/L提示肿瘤负荷大或侵袭性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3.0 >5.0提示预后不良(HR=1.8-2.3)

关键解读要点

  1. CEA持续升高:治疗后仍>10 μg/L提示残留病灶或早期复发
  2. ALP与LDH联合升高:需优先排查骨/肝转移(敏感性提高至90%)
  3. NLR动态监测:治疗2周期后NLR下降>30%提示治疗敏感

四、诊断路径

疑似病例

增强CT/MRI定位

穿刺活检(粗针优先)

病理确诊 + 免疫组化分型

全身分期检查(PET-CT/骨扫描)

分子分型指导治疗


依据来源
NCCN临床实践指南(2023)、WHO肿瘤分类第5版(2022)、ESMO分子检测共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