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卵巢癌Unspecified Carcinomas of ova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0:52:01
编码2C73.0Z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s of ovary、未特指的卵巢癌、卵巢癌、ca of ovary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缩写OC、NOS-OC
别名卵巢瘤、Ovarian-Cancer-NOS

未特指的卵巢癌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组织经病理学检查确认卵巢恶性肿瘤
      • 免疫组化排除已知特定亚型(如浆液性/粘液性/子宫内膜样腺癌)
      • 符合ICD-11中"未特指卵巢癌"定义(编码2C73.0Z)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影像学证实卵巢肿块
      • 超声/CT/MRI显示卵巢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直径≥4cm)
      • 伴至少1项恶性肿瘤特征:血流丰富、边界不清、乳头状突起
    • 血清CA-125显著升高
      • 绝经前患者 > 65 U/mL
      • 绝经后患者 > 35 U/mL(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
    • 排除转移性肿瘤
      • 胃肠镜排除消化道原发灶
      • 乳腺影像学排除乳腺癌转移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 典型临床表现
      • 腹胀(持续≥2周)伴腹围增加
      • 盆腔疼痛+早饱感+尿频三联征
      •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5%体重/3个月)
    • 补充肿瘤标志物异常
      • HE4 > 140 pmol/L(绝经后)或 >70 pmol/L(绝经前)
      • ROMA指数 > 25%(绝经后)或 >13%(绝经前)
    • 腹水细胞学阳性
      • 腹水中检出恶性上皮细胞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影像学] A --> C[肿瘤标志物] B --> D[经阴道超声-TVUS] B --> E[盆腔增强CT] B --> F[盆腔MRI] C --> G[CA-125] C --> H[HE4] C --> I[ROMA指数] A --> J[病理确诊] J --> K[术中冰冻切片] J --> L[术后石蜡病理] J --> M[免疫组化] L --> N[排除特定亚型] M --> O[WT-1/p53/Ki-67等]

  2. 判断逻辑

    • 经阴道超声(TVUS)
      • 恶性征象:乳头状突起(敏感性92%)、分隔厚度>3mm、实性成分占比>30%
      • 需结合CA-125:恶性风险指数(RMI)>200提示高危
    • CT/MRI
      • 判断腹膜转移:大网膜"饼状"增厚(特异性98%)
      • 评估手术可行性:膈肌/肠系膜病灶范围
    • 免疫组化
      • WT-1(-)/p53突变(+)支持未特指癌
      • ER/PR阳性率<30%区别于子宫内膜样癌
    • 基因检测
      • BRCA1/2突变检测指导治疗选择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CA-125 <35 U/mL >200 U/mL:晚期癌可能性>80%;术后监测:升高提示复发(需排除腹膜炎)
HE4 <140 pmol/L(绝经后) >150 pmol/L:联合CA-125使特异性达95%;持续升高提示铂耐药
ROMA指数 <13%(绝经前) >25%:上皮性癌风险>90%;化疗后仍>20%提示预后不良
血常规 Hb≥110g/L Hb<90g/L:肿瘤消耗或出血;PLT>450×10⁹/L:副肿瘤综合征
肝功能 ALT<40 U/L ALP>150 U/L:肝转移或骨转移;白蛋白<30g/L:恶病质风险
腹水检测 细胞数<100/μL 检出恶性细胞:分期升级至III期;LDH>血清水平1.5倍提示恶性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疑似病例筛查:腹胀+CA-125升高 → 紧急TVUS检查
  2. 确诊路径
    • 影像学提示恶性 → 手术探查 + 冰冻病理
    • 病理无法分类 → 免疫组化排除已知亚型 → 确诊未特指癌
  3. 分期依据
    • 腹水细胞学/腹膜活检决定IIIC期或IV期
    • PET-CT检测隐匿转移灶

参考文献

  • FIGO《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指南》(2023)
  •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v.3.2025)
  •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