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侵袭性多行性小叶性癌Invasive pleomorphic lobular carcinoma of breast

更新时间:2025-06-18 12:16:12
编码2C61.2

关键词

索引词Invasive pleomorphic lobular carcinoma of breast、乳腺侵袭性多行性小叶性癌
缩写IMLC
别名乳腺多形性小叶癌、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多形性乳腺小叶癌

(2C61.2)乳腺侵袭性多行性小叶性癌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乳房无痛性肿块
    • 常为首发症状(常见,约60%-80%),质地较硬,边界不清。
  2. 乳房局部增厚感
    • 非肿块性病变区域触诊时感知组织增厚(较少见,约20%-30%)。
  3. 乳头内陷或偏移
    • 肿瘤侵犯Cooper韧带导致乳头形态改变(低,约10%-15%)。

非典型症状

  1. 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
    • 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导致皮肤水肿(罕见,约5%-8%)。
  2. 自发性乳头溢液
    • 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病理特征性体征

  1. 弥漫性浸润模式
    • 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单列线状排列,伴显著核多形性(高,80%-90%)。
  2. E-钙黏蛋白缺失
    • 免疫组化显示E-cadherin阴性表达(高,约95%以上)。

影像学特征

  1. 钼靶X线表现
    • 结构扭曲: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常见,70%-85%)。
    • 星芒状阴影:不规则毛刺状肿块影(较少见,30%-40%)。
  2. 超声特征
    • 低回声病灶:后方伴声影(常见,60%-75%)。
    • 微钙化少见:与导管癌相比钙化率低(低,10%-20%)。
  3. MRI表现
    • 延迟强化模式:不均匀渐进性增强(特异性高,约80%-90%)。

实验室特征

  1. 激素受体状态
    • ER/PR阳性率(高,约70%-90%)。
    • HER2阴性表达(常见,约80%-85%)。
  2. 分子分型
    • 多属Luminal A或B型(约90%)。

备注

  1. 隐匿性表现:约15%-20%患者影像学无明显肿块,仅表现为结构扭曲或不对称致密影。
  2. 双侧性风险:相较于导管癌,双侧发病风险增加(约10%-15% vs. 5%-8%)。
  3. 转移倾向:骨转移发生率较高(约40%-50%),内脏转移率低于导管癌(约20%-30%)。

数据支持说明

  • 发生率数据综合《中华乳腺病杂志》及《临床肿瘤学杂志》相关研究,因该亚型罕见(占乳腺癌的1%-3%),具体比例需结合区域性流行病学数据。
  • 病理特征基于2020年WHO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及国内多中心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