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细菌性肠道感染Other specified Bacterial intestinal infections
编码1A0Y
关键词
索引词Bacterial intestinal infections、其他特指的细菌性肠道感染、沙门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沙门氏菌病、沙门杆菌病、沙门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沙门菌性肠道感染、肠杆菌引起的小肠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结肠炎、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结肠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结肠炎、绿脓杆菌引起的结肠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结肠炎、产酸克雷白杆菌引起的结肠炎、结肠螺旋体病、短螺旋体结肠炎、肠道螺旋体引起的结肠感染、感染性结肠炎引起的巨结肠、感染性结肠炎性巨结肠、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小肠炎、绿脓杆菌引起的小肠炎、新生儿细菌性肠道感染
别名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胃炎、肠道细菌感染
其他特指的细菌性肠道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粪便、血液或肠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特定致病菌(如沙门氏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等)。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多重PCR)检出特异性毒力基因(如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ETEC的lt/st基因)。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腹泻(≥3次/日,持续≥24小时)伴腹痛或里急后重。
- 发热(体温≥37.8℃)或全身中毒症状(乏力、食欲减退)。
- 特定菌种相关表现:
- 沙门氏菌感染:可伴头痛、玫瑰疹(伤寒型)。
- ETEC感染:大量水样泻伴脱水。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72小时内有可疑食物(未煮熟肉类、生乳制品)或污染水源摄入史。
- 院内感染病例需有侵入性操作(如肠镜检查)或抗生素使用史。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发热)。
- 血清学检测显示特异性抗体滴度≥1:160(如沙门氏菌O抗原抗体)。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病原学检查
│ ├── 粪便培养(需特殊培养基如SS琼脂)
│ └── PCR检测(多重靶标覆盖常见致病菌)
├── 炎症评估
│ ├── 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
│ └── CRP/PCT
├── 影像学检查
│ ├── 腹部超声(评估肠壁厚度)
│ └── CT(排查脓肿/穿孔)
└── 并发症筛查
├── 电解质检测(严重脱水病例)
└── 关节液分析(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时) -
判断逻辑:
- 粪便培养阴性但PCR阳性:优先采信分子检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难培养菌种。
- CRP>50 mg/L伴PCT>0.5 ng/ml:高度提示细菌性感染,需与病毒性肠炎鉴别。
- 腹部CT显示肠壁增厚>4 mm:支持侵袭性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菌)。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粪便白细胞 | 阴性 | ≥5/HPF提示侵袭性肠炎(如沙门氏菌) |
血清钠 | 135-145 mmol/L | <130 mmol/L提示严重脱水需紧急补液 |
CRP | <10 mg/L | >50 mg/L需考虑全身性细菌感染 |
粪便乳铁蛋白 | <7.25 μg/g | 升高提示中性粒细胞浸润性炎症 |
降钙素原(PCT) | <0.05 ng/ml | >0.5 ng/ml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大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结合病原学证据与临床表现,院内感染病例应重点排查多重耐药菌。
- 检查选择:急性期优先粪便PCR,疑难病例加做血清抗体检测。
- 预警指标:PCT>2 ng/ml或血乳酸>2 mmol/L提示感染性休克风险,需立即干预。
参考文献:
WHO《感染性腹泻管理指南(2023版)》
IDSA《成人与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细菌性肠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