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自身炎症综合征Monogenic autoinflammatory syndrome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17
编码4A60
子码范围4A60.0 - 4A60.Z

关键词

索引词Monogenic autoinflammatory syndromes
缩写MAIS、单基因AID
别名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单基因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单基因自体炎症综合征、单基因自体炎症性疾病

单基因自身炎症综合征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单基因自身炎症综合征(Monogenic Autoinflammatory Syndromes, MAIS)是一类罕见的、由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无明确感染源且缺乏高滴度自身抗体的情况下,出现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这类疾病源于固有免疫系统调控异常,导致自发性炎症介质释放,典型表现为周期性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及多系统受累。单基因自身炎症综合征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AIDs)范畴,其本质是基因突变引发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失调。


病因学特征

  1. 遗传基础

    • 遵循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模式,具体取决于突变基因类型及功能影响方式
    • 核心致病基因包括:NLRP3(Cryopyrin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包含CINCA)、MEFV(家族性地中海热)、TNFRSF1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TRAPS)、MVK(高IgD综合征)等
  2. 分子机制

    • 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多参与炎症小体组装(如NLRP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如TNFRSF1A)或甲羟戊酸代谢通路(如MVK)
    • 突变导致固有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表现为IL-1β、IL-18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和细胞焦亡(pyroptosis)异常

病理机制

  1. 炎症通路失调

    • 炎症小体异常活化是核心机制,通过NLRP3等传感器蛋白持续性寡聚化,促进caspase-1激活及IL-1β成熟
    • 非炎症小体依赖途径如I型干扰素通路(如STING相关婴儿期起病血管病/SAVI)亦可致病
  2. 细胞因子级联反应

    • IL-1β通路过度激活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急性期反应
    • TNF-α信号异常导致组织重塑障碍,表现为迁延性浆膜炎和肉芽肿形成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周期性发热(通常持续2-7天)伴急性期反应,发作间期可完全缓解
    • 器官特异性表现:皮肤(荨麻疹样皮疹、丹毒样红斑)、浆膜腔(浆膜炎)、眼部(葡萄膜炎)、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
    • 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如NLRP3突变可表现为寒冷诱发的荨麻疹(FCAS)或进行性神经损伤(CINCA)
  2. 实验室检查

    • 炎症标志物(CRP、SAA、ESR)在发作期显著升高,缓解期可正常化
    • 血清免疫球蛋白(如IgD)可能升高但无诊断特异性
    • 关键鉴别点:无特异性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通常阴性)

参考文献:《多种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了解一下!》(搜狐网)、《认识一组新的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好大夫在线)、《认识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搜狐网)、《【文献阅读】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现状和未来展望-3》(知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360doc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