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盆腔器官脱垂有关的功能性膀胱疾患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编码GC40.6
子码范围GC40.60 - GC40.6Z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缩写盆腔脱垂相关膀胱功能障碍、POP相关功能性膀胱疾患
别名盆腔器官脱垂引起的膀胱问题、盆腔脏器脱垂伴发的膀胱功能异常、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的排尿障碍、盆腔器官脱垂所致的功能性膀胱疾病
与盆腔器官脱垂有关的功能性膀胱疾患(GC40.6)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解剖学证据:通过妇科检查(POP-Q分期)或动态MRI证实盆腔器官脱垂(膀胱膨出、子宫脱垂或直肠膨出≥II期)。
- 功能学证据: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功能障碍(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闭合压降低或膀胱排空不全)。
-
必须条件:
- 核心症状组合(满足至少2项):
- 压力性尿失禁(腹压增高时漏尿)
- 急迫性尿失禁(突发尿意伴漏尿)
- 排尿困难(尿流细弱/排尿费力)
- 尿频(日间≥8次或夜间≥2次)
- 核心症状组合(满足至少2项):
-
支持条件:
- 影像学支持:动态MRI显示膀胱颈下移(距耻尾线>3cm)或尿道倾斜角异常。
- 残余尿量:超声测量膀胱残余尿量>50ml。
- 神经肌肉评估:盆底肌电图(EMG)显示肌肉协调性异常(收缩延迟或无力)。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解剖学评估
├─ 妇科检查(POP-Q分期)
├─ 动态MRI(力排相)
└─ 经会阴超声 - 功能学评估
├─ 尿动力学检查
│ ├─ 充盈期膀胱测压
│ └─ 压力-流率分析
└─ 盆底肌电图(EMG) - 并发症筛查
├─ 残余尿量测量
└─ 尿常规/尿培养(排除尿路感染)
判断逻辑:
-
POP-Q分期:
- II期(脱垂至处女膜缘内):需结合症状判断临床意义。
- III-IV期(脱垂超出处女膜):直接提示解剖结构异常与症状关联。
-
尿动力学检查:
- 逼尿肌过度活动(OAB):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的核心机制。
- 低尿道闭合压(<20cmH₂O):压力性尿失禁的定量指标。
-
动态MRI:
- 膀胱颈位置与耻尾线(PCL)关系:下移>3cm提示尿道支持结构失效。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残余尿量:
- 正常:<50ml
- 异常:>50ml提示膀胱排空不全,需排除神经源性膀胱。
-
尿动力学参数:
- 最大尿流率:
- 正常:女性≥15ml/s
- 异常:<15ml/s提示排尿梗阻或逼尿肌收缩无力。
- 逼尿肌压力:
- 正常:<40cmH₂O(排尿期)
- 异常:>40cmH₂O提示膀胱出口梗阻。
- 最大尿流率:
-
盆底肌电图(EMG):
- 正常:排尿时肌电活动静息(协调性收缩)。
- 异常:排尿期持续肌电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步评估:症状问卷(ICI-Q、UDI-6)结合妇科检查。
- 影像学确认:动态MRI或超声明确脱垂类型及程度。
- 功能学验证:尿动力学检查定位膀胱功能障碍类型。
- 排除性检查:尿常规排除感染,EMG评估神经肌肉协调性。
参考文献:
- 解剖学标准:POP-Q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 尿动力学指南:ICS(国际尿控协会)《Good Urodynamic Practices》
- 影像学标准: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盆腔MRI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