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9
编码XM3ZP2
子码范围XM9KZ5 - XM9KZ5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抑制剂)属于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类)和化学药品(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来源与性状

  • 单克隆抗体类(如西妥昔单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靶向EGFR胞外结构域。
  •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作用于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抑制其磷酸化活性。
  • 历史与定义:EGFR抑制剂的发展始于对肿瘤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2003年吉非替尼成为首个获批的EGFR-TKI,标志着靶向治疗的里程碑。

管理级别

  • 非管制处方药(Rx-G):多数EGFR抑制剂属于普通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原因:虽具有明确的靶向性和治疗价值,但不涉及麻醉、精神类或放射性成分,未纳入特殊管制范畴。

临床价值

  • 首选药(F):针对EGFR敏感突变(如外显子19缺失、L858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一代TKI为一线治疗首选。
  • 精准干预药(P):奥希替尼等三代TKI用于T790M耐药突变患者,实现精准耐药后治疗。
  • 替代药(A):阿法替尼(二代TKI)作为不可逆抑制剂,适用于特定耐药或进展病例。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TKI是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客观缓解率(ORR)达60%-80%。
  2. 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用于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
  3. 头颈部鳞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或铂类化疗,提高局部晚期患者生存率。
  4. 胰腺癌和乳腺癌:部分EGFR高表达亚型可尝试EGFR抑制剂联合方案。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 常见反应:皮疹(60%-80%)、腹泻(30%-50%)、甲沟炎、口腔黏膜炎。
  • 严重反应: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约1%-2%)、肝毒性(转氨酶升高)、QT间期延长(罕见)。

禁忌与风险

  1. 禁忌症:对药物成分过敏者;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级);妊娠期(致畸风险)。
  2. 风险管控
    • 间质性肺病监测:用药初期需密切观察咳嗽、呼吸困难症状,一旦确诊ILD需永久停药。
    • 皮肤毒性管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局部糖皮质激素减轻皮疹。
    •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CYP3A4强诱导剂(如利福平)联用,可能降低TKI血药浓度。

参考文献

基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机制研究、EGFR-TKI临床试验数据及单克隆抗体的药理学特性,结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和结直肠癌ESMO共识。具体药物信息参考FDA和EM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医疗决策需结合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并由肿瘤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