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5EW9

核心定义

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喙肱韧带起自肩胛骨的喙突(coracoid process),斜向外下方延伸,止于肱骨的大结节(greater tubercle)和解剖颈(anatomical neck)的前上方区域。
  • 重要毗邻
    • 前方:与喙肩韧带(coracoacromial ligament)及肩峰相邻。
    • 后方:邻近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muscle)和关节囊。
    • 内侧:与肩关节囊的前部紧密相连。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肌肉骨骼系统中的关节和韧带子系统,具体为上肢韧带中的肩韧带
  • 功能
    • 稳定肩关节:防止肱骨头在前向(anterior)和外展时过度移位。
    • 辅助关节囊:增强肩关节前部的稳定性,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和旋转时。
    • 分隔肩关节与喙突:参与构成喙突与肱骨头之间的空间限制。
3. 组织结构
  • 构成: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走向呈扁带状,厚度约为1-2毫米。
  • 分层:与肩关节囊的前部纤维交织,部分学者认为其可分为浅层和深层纤维。
4. 功能与作用
  • 功能
    • 在肩关节外展时,喙肱韧带张力增加,防止肱骨头从关节盂前脱位。
    • 协同喙肩韧带形成喙肩弓(coracoacromial arch),限制肱骨头向上方移位。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肩关节前脱位:喙肱韧带常因暴力外伤导致撕裂,需结合其他韧带(如盂唇)损伤进行诊断。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喙肱韧带损伤可能加重肩峰与肱骨的异常摩擦。
    • 慢性肩关节不稳:长期韧带松弛或薄弱可能导致反复脱位。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急性期使用吊带固定、物理治疗(如肩关节稳定性训练)。
    • 手术治疗:严重撕裂或复发性脱位需关节镜下韧带修复或重建。
  • 康复要点
    • 恢复期需逐步进行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避免过早外展或旋转动作。
6. 常见误区
  • 喙肱韧带与喙肩韧带混淆:喙肩韧带连接喙突与肩峰,而喙肱韧带连接喙突与肱骨,两者功能和位置不同。
  • 忽视其在肩关节前向稳定中的作用:部分临床诊断可能低估喙肱韧带损伤对脱位的影响。

参考文献

  • 解剖学教材:《格氏解剖学》(第42版),描述喙肱韧带的形态与功能。
  • 临床研究: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2018)中关于肩关节前脱位时喙肱韧带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 权威百科:百度百科“喙肱韧带”条目(2025年更新版)及360Doc相关解剖对照研究。

以上内容基于解剖学权威资料及临床研究整理,确保信息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