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营养不良Other specified Undernutri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2:51
编码5B7Y

关键词

索引词Undernutrition、其他特指的营养不良、基于人体测量或临床标准的营养不良、婴儿、儿童或青少年基于人体测量或临床标准的营养不良、婴儿、儿童或青少年瘦弱NOS、成人基于人体测量或临床标准的营养不良、特定的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维生素吸收障碍、B族维生素缺乏症、B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复合成分缺乏症、复合维生素B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NOS [possible translation]、维生素B缺乏症NOS、某些特指的B族维生素缺乏症、Dana-Putnam综合征、脊髓后侧索硬化、Strachan综合征、维生素P缺乏病、维生素缺乏症、多种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缺少、某些特指的营养缺乏症、饮食缺乏、不足的饮食、非合理膳食、不适当膳食、饮食不足、摄入食物结构失衡、食物摄入成分紊乱、营养性多神经炎、营养性生长障碍、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后发育受阻、营养发育迟缓、营养侏儒症、营养性身材矮小、营养发育不良、营养不良性身体发育迟缓、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后发育障碍、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后发育阻滞、营养性矮身材、营养性发育迟缓、营养性矮小症、营养性侏儒症、恶性营养不良症、营养不良性营养障碍
缩写OTN、其他特指营养不良
别名特殊类型营养不良、特定营养不良、非典型营养不良、复杂性营养不良、综合型营养不良、多种营养素缺乏症、特定营养素缺乏症、营养缺乏综合征、特定营养障碍、特殊营养问题、特殊营养状况、特异性营养不良、特指营养不良、特定营养缺陷、复合型营养不良、多因素营养不良、复杂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综合症

其他特指的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人体测量学评估
      • 体重指数(BMI)<18.5 kg/m²(成人)或年龄别BMI Z值<-2 SD(儿童)
      • 上臂围(MUAC)<22.5 cm(成人)或年龄别百分位数<5th(儿童)
    • 实验室确诊
      • 血清白蛋白<35 g/L 或 前白蛋白<15 mg/dL
      • 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直接证据(如血清维生素D<20 ng/mL)
  2. 必须条件

    • 核心临床表现(至少满足2项):
      •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5%(3个月)或>10%(6个月)
      • 肌肉萎缩(握力下降/四肢近端肌肉体积减少)
      • 持续疲劳(日常活动能力下降≥50%)
    • 营养风险筛查阳性
      • NRS-2002评分≥3分 或 MUST评分≥2分
  3. 支持条件

    • 亚临床表现(至少1项):
      • 头发干枯易断/指甲横沟
      • 皮肤干燥脱屑/伤口愈合延迟
      • 反复感染(≥3次/年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 膳食评估异常
      • 食物摄入量<75%推荐量(连续3天记录)
      • 特定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B1摄入<0.5mg/1000kcal)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人体测量] A --> C[血液检测] B --> B1(BMI/皮褶厚度) B --> B2(上臂围) C --> C1(血清蛋白) C --> C2(微量元素) C --> C3(血常规) A --> D[功能评估] D --> D1(握力测试) D --> D2(6分钟步行) D --> D3(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C --> E[特殊检查] E --> E1(维生素谱) E --> E2(矿物质谱) E --> E3(内分泌检查)

判断逻辑

  1. 人体测量

    • BMI/MUAC异常 → 提示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
    • 三头肌皮褶厚度<10mm → 提示脂肪储备不足
  2. 血清蛋白

    • 白蛋白<30g/L → 需紧急营养干预
    • 前白蛋白<10mg/dL → 反映近期营养恶化
  3. 微量元素检测

    • 铁蛋白<15μg/L + 转铁蛋白饱和度<16% → 确诊缺铁
    • 维生素D<12ng/mL + 血钙<2.1mmol/L → 提示维生素D缺乏性骨病
  4. 功能测试

    • 握力<男性30kg/女性20kg → 肌肉功能受损
    • 6分钟步行<400m → 心肺功能储备下降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白蛋白 35-50 g/L <30g/L:严重蛋白质缺乏,死亡风险增加3倍
前白蛋白 15-35 mg/dL <10mg/dL:急性营养不良,需肠外营养支持
血红蛋白 ♂130-175 g/L ♀120-155 g/L <110g/L:贫血(铁/B12/叶酸缺乏),需排查消化道失血
血清铁蛋白 15-150 μg/L <15μg/L:铁储备耗竭 → 补铁治疗
25-OH维生素D 30-100 ng/mL <20ng/mL:骨软化风险 → 补充维生素D 2000IU/日
70-120 μg/dL <60μg/dL:免疫功能受损 → 补充锌20mg/日
甲状腺功能 TSH 0.4-4.0 mIU/L TSH↑+T4↓:营养不良性甲减 → 先营养支持后评估激素替代

四、临床路径总结

  1. 筛查:NRS-2002/MUST量表初筛 → 阳性者进入诊断流程
  2. 诊断
    • 必查:人体测量 +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 选查:根据症状定向检测(如夜盲查维生素A)
  3. 分型
    • 蛋白质-能量型:低白蛋白+肌肉萎缩
    • 微量营养素缺乏型:特定维生素/矿物质异常
  4. 干预阈值
    • 白蛋白<35g/L 或 BMI<18.5 → 启动营养支持
    • 任意两项支持条件阳性 → 营养咨询+膳食调整

参考文献
WHO《营养不良诊断标准》、ESPEN临床营养指南、《哈里森内科学》(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