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部位的克罗恩病Unspecified Crohn disease
编码DD70.Z
关键词
索引词Crohn disease、未特指部位的克罗恩病、克罗恩病、CD[克罗恩病]、肠局部肠炎、克罗恩局限性肠炎、克罗恩病NOS、局限性肠炎、肠鹅卵石样外观、肠鹅卵石样表现 [possible translation]、克罗恩病引起的肠溃疡和糜烂 [possible translation]、肉芽肿性肠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肉芽肿性肠炎、克罗恩病引起的肠溃疡和糜烂、肠鹅卵石样表现、节段性肠炎
缩写CD、Crohns-Disease
别名克罗恩氏病、克隆氏病、克隆病、克罗恩症、克罗恩综合征
未特指部位的克罗恩病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病理活检联合诊断:
- 内镜下特征:跳跃性分布的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肠腔狭窄或瘘管形成。
- 病理学特征:透壁性炎症(累及黏膜层至浆膜层),伴非干酪样肉芽肿(15%-30%病例可见)。
- 影像学确诊(适用于无法内镜检查者):
- 腹部CT/MRI小肠成像显示节段性肠壁增厚(>3mm)、梳齿征(肠系膜脂肪增生)或瘘管形成。
- 内镜+病理活检联合诊断: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持续≥6周:
- 右下腹疼痛伴慢性腹泻(≥3次/天)、体重下降≥5%、肛周病变(肛裂/肛瘘)。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5 mg/L且ESR≥20 mm/h(需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 排除性诊断:
- 需排除肠结核、白塞病、淋巴瘤及NSAIDs相关性肠病。
- 典型症状持续≥6周: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内镜/影像学表现
- 典型临床症状
- CRP/ESR持续升高且抗感染治疗无效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筛查 │
│ (血液检查/粪便) │
└───────┬───────┘
↓
┌─────────────┐
│ 内镜+活检 │
│ (胃镜/结肠镜/小肠镜)│
└───────┬───────┘
↓
┌─────────────────┐
│ 影像学检查 │
│ (CTE/MRE/小肠造影) │
└───────────┬───┘
↓
┌─────────────┐
│ 特殊检测 │
│ (ASCA抗体/γ-干扰素释放试验)│
└─────────────────┘ -
判断逻辑:
- 血液检查:
- 贫血(Hb<120g/L)+血小板升高(>450×10⁹/L)提示慢性炎症状态,需优先安排内镜检查。
- 内镜检查:
- 回肠末端纵行溃疡+跳跃性病变可直接诊断,但需活检确认透壁性炎症。
- CT肠道成像(CTE):
- 肠壁分层强化(黏膜层高强化+黏膜下层低密度)为克罗恩病特异性表现(敏感性92%)。
- 血清ASCA抗体:
- ASCA+/pANCA-组合对克罗恩病的特异性达80%,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 血液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中重度疾病活动(需调整生物制剂剂量)。
- ESR>50 mm/h:需警惕肠外并发症(如关节炎或葡萄膜炎)。
-
营养指标:
- 白蛋白<30 g/L:提示蛋白质丢失性肠病或重度营养不良,需肠内营养支持。
- 维生素B12<150 pg/mL:提示回肠末端病变导致吸收障碍。
-
粪便钙卫蛋白:
- >250 μg/g:提示肠道炎症活动(敏感性88%,特异性79%),可用于监测复发。
-
结核鉴别指标: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需暂停免疫抑制剂治疗并排除肠结核。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于内镜病理与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实验室指标(CRP/钙卫蛋白)主要用于评估活动度。
- 检查策略应遵循阶梯式流程:血液筛查→内镜→影像学→特殊检测,避免单一检查漏诊。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动态观察:CRP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应答不佳,维生素缺乏需长期监测补充。
参考文献:
- ECCO(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共识指南(2023)
- 《Gastroenterology》克罗恩病诊疗专刊(2024)
- AGA(美国胃肠病协会)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立场声明(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