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of anastomotic sites
编码DD70.6
关键词
索引词Crohn disease of anastomotic sites、吻合口克罗恩病
缩写吻合口CD、吻合口克罗恩
别名吻合口炎症性肠病、术后吻合口克罗恩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91持续性炎症所致慢性内脏痛ME24.91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吻合口克罗恩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吻合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of anastomotic sites, 编码:DD70.6)是克罗恩病的一种特定类型,其特征为胃肠道手术后的吻合部位出现慢性炎症。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以影响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在吻合口克罗恩病中,炎症主要发生在之前因治疗其他疾病而进行的胃肠道手术所形成的吻合口区域,导致该区域出现典型的克罗恩病病理表现,如跨壁炎症、溃疡形成等。
病因学特征
-
免疫因素:
- 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肠道内正常菌群产生异常反应,这可能涉及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以及细胞因子(如TNF-α)的过量释放。
- 吻合口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与原发性克罗恩病相似,但可能因手术后局部微环境改变而加剧。术后吻合口处的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渗透增加,引发或加重了局部炎症。
-
遗传易感性:
- 已知某些基因变异(例如NOD2/CARD15基因突变)会增加个体患克罗恩病的风险,这些遗传因素同样适用于吻合口克罗恩病患者。
- 家族史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有家族成员患有克罗恩病的人更有可能在其吻合口部位发展出类似的病变。
-
环境触发因素:
- 环境因素,包括吸烟、饮食习惯、地理位置(高纬度地区发病率较高)等,被认为在克罗恩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
- 术前存在的未被识别的克罗恩病灶或是手术本身可能作为诱因,促使术后吻合口区域发生炎症反应。
-
微生物群失衡:
- 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与克罗恩病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定类型的细菌(如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的存在可能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
- 在吻合口克罗恩病中,手术操作可能扰乱了正常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促进了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机制
-
局部炎症反应:
- 吻合口克罗恩病表现为局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
- 慢性炎症过程会导致组织结构破坏,纤维化增生,进而形成狭窄或瘘管,严重影响消化道的功能。
-
吻合口愈合障碍:
- 手术吻合口处的愈合不良可能是由于持续存在的炎症状态干扰了正常的伤口修复过程。
- 愈合不良加上反复发作的炎症进一步损害了吻合口的完整性,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如出血、穿孔等。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可能伴有血便)、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
- 若吻合口位于上消化道,则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位于下消化道,则更多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感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