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直肠炎Ulcerative proctitis
编码DD71.3
关键词
索引词Ulcerative proctitis、溃疡性直肠炎、IP[特发性直肠炎]、特发性直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局限于直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直肠炎NOS [possible translation]、慢性溃疡性直肠炎NOS
同义词idiopathic proctitis、nonspecific ulcerative proctitis、ulcerative colitis confined to rectum、IP - [idiopathic proctitis]、chronic ulcerative proctitis NOS
缩写UP、IP
别名IP-特发性直肠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91持续性炎症所致慢性内脏痛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溃疡性直肠炎(Ulcerative Proctitis, UP)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一种,特指局限于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层,可伴有浅表溃疡形成。UP属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亚型,病变范围通常不超过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距肛缘约15厘米以内)。
病因学特征
溃疡性直肠炎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多种因素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异常是核心机制。易感个体的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产生异常反应,导致促炎因子(如TNF-α、IL-8)过度分泌,引发持续性炎症。
- 遗传因素:家族史可增加患病风险,已发现多个基因位点与疾病相关,如HLA-DRB1*0103等免疫调节基因的变异。
-
环境因素:
- 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能与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但尚未发现特定食物直接致病。
- 感染:肠道感染(如艰难梭菌)可能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但未证实为直接病因。
- 生活方式:吸烟可能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的发病风险;心理压力可加剧症状。
-
其他潜在诱因:
- 药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损伤黏膜屏障功能,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 局部刺激:罕见情况下,直肠异物或操作可能诱发局部炎症反应。
病理机制
-
直肠黏膜变化:
- 初期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隐窝结构扭曲。
- 进展期出现浅表溃疡,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伴隐窝脓肿形成。
- 慢性期可见炎性息肉和黏膜萎缩。
-
免疫介导损伤:
- 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
- 上皮屏障完整性破坏,导致病原体穿透和持续性免疫激活。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典型表现为间断性血便,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
- 里急后重感和排便紧迫感常见,偶见黏液便。
- 约30%患者以便秘为主要表现(左半结肠运动功能亢进型)。
参考文献:根据搜索结果整理,未直接引用具体文献。对于深入理解该疾病,建议查阅权威医学期刊和教科书如《Gastroenterology》、《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