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获得性胃解剖结构改变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the stomach
编码DA40.Y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the stomach、其他特指的获得性胃解剖结构改变、胃狭窄,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胃狭窄、胃痉挛、胃肠痉挛、鱼钩胃
缩写OTAGAS
别名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胃狭窄、Other-Specified-Acquired-Gastric-Anatomical-Structural-Changes
其他特指的获得性胃解剖结构改变(DA4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内镜证据:
- X线钡餐造影显示明确的胃形态异常(如狭窄、扩张、鱼钩胃畸形)。
- 胃镜直接观察到解剖结构改变(如幽门狭窄、胃瘘、黏膜瘢痕挛缩)。
- CT三维重建证实胃解剖结构改变(如胃下垂、胃肠瘘管形成)。
- 影像学/内镜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存在≥2项核心症状(上腹饱胀感+腹痛+体重减轻)。
- 餐后不适感加重或呕吐等排空障碍表现。
- 明确诱因史:
- 胃部手术史(如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 慢性胃部疾病史(如溃疡性瘢痕、克罗恩病胃受累)。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组合(≥2项核心症状)。
- 胃排空试验异常(核素扫描排空率<40%/4h)。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检查
├─首选:X线钡餐造影(评估整体形态)
├─进阶:CT增强扫描(评估周围组织关系)
└─必要时:MRI动态成像(评估胃蠕动功能)- 判断逻辑:
- 钡餐发现幽门狭窄呈"鸟嘴征"提示机械性梗阻。
- CT显示胃壁与邻近器官间异常通道提示获得性胃瘘。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树:
└─内镜检查
├─白光内镜(观察黏膜及管腔形态)
├─超声内镜(评估肌层及周围结构)
└─必要时:染色内镜/活检(鉴别恶性病变)- 判断逻辑:
- 发现环形狭窄伴黏膜桥形成提示慢性溃疡性狭窄。
- 超声内镜显示肌层断裂提示创伤后解剖改变。
- 判断逻辑:
-
功能评估树:
└─功能检测
├─核素胃排空试验(金标准)
├─无线动力胶囊(评估全胃肠传输)
└─胃电图(检测慢波节律异常)- 判断逻辑:
- 排空延迟伴解剖异常提示机械性梗阻。
- 排空延迟但解剖正常需考虑功能性障碍。
-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异常:
- 贫血(Hb<120g/L):提示慢性失血(溃疡性病变)或营养吸收障碍。
- 白细胞升高(WBC>10×10^9/L):提示并发感染(如胃瘘导致腹腔脓肿)。
-
生化指标异常:
- 低蛋白血症(Alb<35g/L):反映长期营养吸收不良。
- 低钾血症(K+<3.5mmol/L):提示反复呕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
胃功能检测:
- 核素排空率<40%/4h:明确排空障碍,需区分机械性与功能性病因。
- 胃电图主频<2.4cpm:提示胃电节律紊乱,多见于术后胃轻瘫。
-
肿瘤标志物:
- CA72-4/CEA升高:需警惕恶性病变导致的解剖改变(特异性60-70%)。
四、诊断路径总结
- 首诊线索:消化不良三联征(饱胀+腹痛+体重减轻)结合手术/疾病史。
- 确诊步骤:钡餐造影/胃镜发现明确解剖异常。
- 鉴别重点:
- 机械性梗阻(需手术) vs 功能性障碍(可保守治疗)。
- 良性狭窄(瘢痕性) vs 恶性狭窄(肿瘤浸润)。
- 监测指标:
- 每3-6个月复查胃镜(监测狭窄进展)。
- 血清前白蛋白(评估营养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WHO《消化系统疾病分类(ICD-11)》
《美国胃肠病学会(ACG)胃排空障碍诊治指南》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胃解剖异常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