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胃瘘Gastric fistula, acquired
编码DA40.1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ic fistula, acquired、获得性胃瘘、胃瘘
同义词fistula of stomach
别名消化道瘘、胃内瘘、胃穿孔后遗症、术后胃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7MC7 胃
XA56K7胃底XA4EC5幽门窦XA6P89胃幽门XA7UE1胃体XA4ML9胃小弯XA7WQ5胃大弯XA2828胃贲门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获得性胃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获得性胃瘘是一种病理性异常通道,由胃壁全层缺损引起,导致胃内容物通过非生理性途径外流。根据瘘管连接部位可分为两类:
- 胃外瘘:胃腔与体表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如术后切口感染穿透胃壁)。
- 胃内瘘:胃与腹腔内其他空腔脏器(如十二指肠、结肠)之间的异常交通。
病因学特征
-
手术并发症:
- 胃部分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等术后吻合口漏是主要原因,占60-70%的病例(原“胃旁路手术”更常见于肥胖治疗,与胃瘘关联性较低)。
- 术中直接损伤胃壁或术后局部血供不足可导致延迟性瘘管形成。
-
消化性溃疡:
- 深大溃疡穿透胃壁全层可形成瘘管,胃-结肠瘘是典型表现(原“胃黏膜防御失衡”更适用于溃疡形成机制,与瘘的直接关联需修正)。
-
恶性肿瘤:
- 进展期胃癌局部浸润邻近脏器(如横结肠)可能形成胃内瘘,肿瘤坏死继发感染可加速此过程。
-
创伤与炎症:
- 穿透性腹部外伤(如刀刺伤)或医源性损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穿孔)是急性胃瘘的常见诱因。
- 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结核性腹膜炎比克罗恩病更易引发胃瘘(克罗恩病极少累及胃)。
-
其他因素:
- 腹部放疗后胃壁纤维化可能增加瘘管风险。
- 严重胃缺血(如动脉栓塞)导致胃壁坏死穿孔。
病理机制
-
胃壁全层缺损:
- 黏膜层、肌层及浆膜层连续性中断是瘘管形成的前提条件,缺损直径>1cm者难以自愈。
-
瘘管持续存在:
- 胃酸及消化酶外漏抑制周围组织修复,同时瘘管内皮化阻碍闭合(原“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表述模糊,需具体化)。
-
继发性病理改变:
- 胃外瘘可导致皮肤腐蚀、电解质紊乱;胃内瘘可能引发肠内容物反流性胃炎或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胃外瘘:胸腹壁瘘口排出混有食物残渣的消化液,伴周围皮肤灼痛、溃烂。
- 胃内瘘:
- 胃-结肠瘘:粪性呕吐、严重腹泻、恶病质。
- 胃-胆道瘘:胆汁性呕吐、上腹痛。
- 全身症状: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原“贫血”更常见于慢性失血,与胃瘘直接关联性弱)。
-
体征:
- 胃外瘘可通过亚甲蓝试验确诊(口服染料后瘘口蓝染);胃内瘘需CT造影显示造影剂异常分流。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主要基于《百度百科》、《京东健康》、《苹果绿养生网》等权威医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