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Haemorrhoids
编码DB60
子码范围DB60.0 - DB60.Z
关键词
索引词Haemorrhoids
同义词piles、unspecified haemorrhoids without complication、痔疮、未特指的痔,不伴并发症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痔、ZH
别名痔子、肛肠痔、便血痔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痔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痔是直肠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因瘀血、扩张和屈曲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可以分为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内痔起源于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构成;而外痔则位于齿状线以下,涉及肛周皮下血管丛。
病因学特征
-
肛垫下移理论:
- 肛垫是指位于肛管内的一个解剖结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保持肛门闭合状态,并参与粪便控制。当该区域受到持续性压力或支撑组织松弛时,肛垫可能向下移位并突出至肛门外形成痔。
- 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便秘、妊娠等增加腹部压力的情境中。此外,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肛垫的支持功能,使其更容易受损。
-
静脉曲张学说:
- 从解剖角度来看,直肠静脉丛位于门静脉系统与体循环的交界区域,其分支缺乏有效的瓣膜机制来防止血液逆流。因此,在长时间站立、久坐或其他导致盆腔压力增高的条件下,这些静脉容易发生血液淤积,进而引起局部静脉扩张与壁薄化,最终发展成为痔疮。
- 此外,某些个体可能因遗传因素具有较弱的静脉壁强度,这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
其他相关因素:
- 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如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均可促进痔的发生和发展。
- 生理条件:例如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回流,或是分娩过程中用力过猛都可能导致暂时性的痔症状加重。
- 慢性疾病:存在慢性腹泻或便秘者更易患此病,因为反复排便困难会加大腹压并对肛门区域造成损伤。
病理机制
-
血管改变:
- 痔疮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肛垫支持结构受损、血管丛异常扩张以及动静脉吻合支功能障碍。在内痔中,这表现为直肠下端黏膜下层静脉丛显著充盈且易于出血;而在外痔,则更多见于肛缘皮肤下的小血管丛出现血栓或炎性增生。
-
炎症反应:
- 随着病情进展,受累区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包括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感染迹象,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并发症。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出血: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多为无痛性鲜红色血液滴落或喷射而出,多见于内痔。
- 脱出:部分患者可感觉到有异物自肛门脱出,尤其在大便后更为明显。
- 疼痛:通常与外痔相关联,尤其是在伴有血栓形成时疼痛加剧。
- 瘙痒不适:由于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所致。
-
非典型表现:
- 少数情况下,患者仅诉说肛周湿润感或者轻微坠胀不适,但没有典型的出血或脱垂现象。
参考文献:现代肛肠外科治疗指南及相关研究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