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痔Second degree haemorrhoids
编码DB60.1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 degree haemorrhoids、二度痔、2级痔疮、Ⅱ期痔疮、二度痔疮、痔(出血),用力时脱出但可自行还纳 [possible translation]、痔(出血),用力时脱出但可自行还纳
同义词Grade II haemorrhoids、Haemorrhoids (bleeding) that prolapse with straining, but retract spontaneously、stage II haemorrhoids
缩写二度内痔、Ⅱ度内痔
别名二期痔、中期痔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二度痔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二度痔,亦称为Ⅱ期痔疮、二度内痔或第二度内痔,是痔疮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当患者排便时,由于腹压增加,痔核会从肛门脱出;但与更严重的痔疮不同的是,二度痔能够在排便后自行回缩至肛管内。此类痔疮多见于内痔,即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直肠末端黏膜下血管丛。
病因学特征
-
静脉曲张理论:
- 解剖因素:门静脉系统中缺少静脉瓣膜,加之直肠黏膜下层组织相对疏松,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和静脉扩张。
- 习惯性便秘:长期用力排便增加了肛垫区域的压力,使局部静脉丛压力增高,促使静脉异常扩张。
-
肛垫移位假说:
- 肛垫为人体固有的结构,在胎儿时期即已形成,主要功能在于协助肛门闭合及控制排便。当肛垫支持结构受损或功能减弱时(如结缔组织松弛),则可能导致其向下移动并脱出肛门外。
-
其他潜在因素:
-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
- 腹腔压力增高(如妊娠)
- 饮食不当(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
- 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引起的持续性腹压升高
病理机制
-
痔核形成:
- 痔疮本质上是由位于肛管内外的静脉丛因各种原因发生病理性扩张形成的团块。在二度痔中,这些病变的静脉丛开始出现显著增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部分突出肛门外。
-
脱垂与自复:
- 排便时,增大的痔核受到腹压影响而被推挤至肛门外。然而,由于此时病变尚处于早期阶段,周围组织弹性较好,故可在排便结束后自动退回原位。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出血:鲜红色血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于厕纸上,较少情况下可见喷射状出血。
- 脱出:仅在排便过程中痔核短暂暴露于肛门外,随后能自然回纳。
- 不适感: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肛周轻微不适或异物感,但通常不伴有剧烈疼痛。
- 瘙痒:少数情况下,由于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可能会引起轻度瘙痒。
参考文献:
- 《中国肛肠病学》
- 《外科学》(第9版)
- 《实用外科杂志》相关研究文章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具体诊断与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