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Unspecified Acquired haemolytic anaemia, immune
编码3A20.Z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haemolytic anaemia, immune、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获得性免疫溶血性贫血NOS、免疫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缩写AIH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别名免疫性溶贫、自身免疫性溶贫、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NOS
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库姆斯试验)阳性:
- 红细胞表面检测到IgG抗体(温抗体型)或补体C3d(冷抗体型)。
- 溶血性贫血证据:
- 血红蛋白(Hb)<120 g/L(女性)或<130 g/L(男性)
-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2%或绝对值>100×10⁹/L)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库姆斯试验)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皮肤黏膜苍白、乏力、黄疸(血清间接胆红素>17.1 μmol/L)
- 肝脾肿大(超声显示脾脏长度>12 cm)
- 溶血生化标志物:
- 乳酸脱氢酶(LDH)>250 U/L
- 血清结合珠蛋白<0.5 g/L
- 外周血涂片异常:
- 球形红细胞>10%或红细胞碎片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库姆斯试验阴性但满足以下全部条件,需考虑血清学阴性型:
- Hb下降伴网织红细胞升高
- LDH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
- 排除其他溶血原因(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二、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核心检查] --> 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A --> C[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A --> D[溶血生化三联:LDH/胆红素/结合珠蛋白] E[病因筛查] --> F[自身抗体谱:ANA/抗dsDNA] E --> G[感染标志物:EBV/支原体] E --> H[肿瘤标志物:淋巴瘤筛查] I[影像学] --> J[腹部超声:肝脾评估] I --> K[CT/MRI:淋巴结肿大评估] -
判断逻辑: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阳性:确诊免疫性溶血(IgG型提示温抗体,C3d型提示冷抗体)。
- 阴性需结合:
- 溶血生化三联异常→支持诊断
- 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提示免疫性溶血可能
- LDH/结合珠蛋白:
- LH升高+结合珠蛋白消失→提示活动性血管内溶血
- 腹部超声:
- 脾肿大→支持血管外溶血机制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核心指标: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意义: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需立即启动免疫抑制治疗。
- Hb<80 g/L:
- 意义:重度贫血,需输血支持(输注洗涤红细胞)。
- 网织红细胞>10%:
- 意义:骨髓代偿活跃,但持续升高提示溶血未控制。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溶血标志物:
- 间接胆红素>34 μmol/L:
- 意义:溶血加速,需加强病因治疗。
- LDH>500 U/L:
- 意义:提示大面积血管内溶血,警惕肾损伤风险。
- 结合珠蛋白未检出:
- 意义:需监测游离血红蛋白尿。
- 间接胆红素>34 μmol/L:
-
病因相关指标:
- ANA阳性(滴度≥1:160):
- 意义:提示继发于SLE,需加用糖皮质激素。
- EBV-IgM阳性:
- 意义:感染诱发溶血,抗病毒治疗优先。
- ANA阳性(滴度≥1:160):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核心:库姆斯试验阳性 + 溶血性贫血证据(Hb↓ + 网织红↑)。
- 辅助关键:
- LDH/结合珠蛋白异常→验证溶血活性
- 球形红细胞→支持免疫机制
- 病因溯源:
- 自身抗体/感染/肿瘤筛查→指导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 WHO ICD-11(3A20.Z: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管理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