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就像房子,牙龈是支撑它的“地基”。如果牙龈退缩,就像地基缺了一块。不少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其中一些还会逐渐加重。
生理性退缩的自然进程
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像皮肤老化一样出现自然变化——牙龈边缘慢慢向牙根方向退,每年退的幅度很小,属于正常范围。牙齿暴露出来的部分(临床冠)会慢慢变长,但这种变化是有限度的,不会伴随牙龈支持组织破坏或牙齿松动。
病理性萎缩的进展特征
牙周炎症是导致牙龈萎缩的主要原因。牙周细菌形成的“生物膜”会引发炎症,慢慢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刚开始会牙龈出血,之后牙龈和牙齿的连接(附着)会受损,严重时牙齿会松动移位。如果炎症没控制住,支持组织的破坏会更快。
临床警示信号识别
早上刷牙出血、吃东西时牙龈渗血、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大,这些情况都要找医生看看。用牙线时好几处出血,或者牙齿对冷热更敏感,也建议及时做牙周检查。早期干预能有效控制大多数慢慢加重的病变。
日常护理关键措施
- 刷牙技术规范:用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和牙龈成45度角,选软毛牙刷,每天刷两次。
- 辅助清洁工具:用牙线加上冲牙器,重点清理后牙和牙齿相邻面的细菌斑。
- 饮食调节原则:少喝酸性饮料,吃完东西别马上刷牙,先用水漱口。
- 敏感症状管理:用抗敏感产品时,可以配合按摩牙龈,帮助吸收。
专业干预治疗方案
如果牙周袋(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缝隙)太深,或者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就得做专业治疗:
- 基础治疗阶段:包括洗牙(龈上洁治)去掉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龈下刮治清理牙龈下面的感染,根面平整让牙根表面变光滑,帮助组织愈合。
- 手术治疗选择:比如膜龈手术调整牙龈形态,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修复缺损的地方,膜龈移植把牙龈覆盖到暴露的牙根上。
- 长期维护计划:治疗后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制定专属方案,一般每3-6个月查一次。
预防医学实施策略
现在牙周保健强调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健康人养成好的口腔习惯;二级预防是早期病变及时干预;三级预防是严重情况尽量恢复功能。定期做口腔检查,用牙周探针检测,能早发现早处理问题。
认知误区科学解读
要明确的是,现在还没办法让牙龈完全长回来。市场上有些产品其实只能缓解炎症,不能让牙龈再生。已经出现的牙龈退缩,治疗重点是不让它继续加重,而不是变回原来的样子。
维护牙周健康要把日常护理和专业检查结合起来。做好日常护理,再定期找医生评估,有助于维持牙齿的长期稳定。说到底,牙周健康还是要遵循“预防为主,早诊早治”的原则。


